厲鶚
西風作意送行舟,帆飽清淮碧玉流。
三百里程消一日,蘆花吹雪到邗溝。
這首詩作于乾隆十三年(1748)。作者從淮城(今江蘇淮安)乘船,一路順風,傍晚就到了揚州,極寫船行之速和心情的暢快。
“西風作意送行舟”,作意,就是有意。西風,即秋風。西風好像有意幫忙,來送行船?!胺柷寤幢逃窳鳌保茱L而鼓得滿滿的,船在碧玉一般清澈的淮河中輕快地行進著。這兩句寫順風行船,讓人領會到作者心境的暢快酣達,作者賦予無情的秋風以情意,比喻清澈的淮流為碧玉,都是情現乎詞,既寫景,也抒情。“三百里程消一日”,三百里的水路只需一天就走完了,極寫船行之速,心理時間之短。“蘆花吹雪到邗溝”,則寫一路風物之美。但見秋風起處,蘆花飛揚,那飄飄揚揚如雪片一般的花絮,一直把船送到了邗溝。邗(hán寒)溝,春秋時吳國于邗江筑城穿溝,以通江淮,今淮安到揚州的運河河道,即古邗溝。這句寫“蘆花吹雪”,與首句“西風作意送行舟”暗相呼應,西風既有意相送,蘆花亦多情作伴,一路行程充滿詩情畫意,詩人快意行舟之情亦溢于言外。
這首小詩寫船行之快疾,也寫心情之歡快,作者飽覽兩岸秋色,卻單拈“蘆花吹雪”,既切合當地景物特色,也顯出詩人特有的審美個性。厲鶚十分賞愛蘆花之美,他在杭州西溪筑有“蘆雪庵”,死后即埋骨其地。
這首詩四句都是景語,但句句洋溢著輕松愜意之情。它使人聯想起李白的名句“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兩首詩同樣含有夸張,但李白的詩氣概豪放,一瀉千里,而這首詩則飄逸輕靈,情韻雋美,反映了兩位詩人不同的抒情個性。
上一篇:華巖《曉景》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葉肇梓《橫江詞》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