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萊·無常》中外哲理詩賞析
我們像遮蔽午夜之月的云彩;
它一刻不停地奔跑,閃耀,顫栗,
向黑暗放出燦爛的光輝!——但很快
夜幕合攏了,它將永遠隱去;
又像被忘卻的琴,不調和的弦
每次撥弄都發出不同的音響,
在那纖弱的樂器上,每次重彈,
情調和音節都不會和前次一樣。
我們睡下:一場夢能毒戕安息;
我們起來:游思又會沾污白天;
我們感覺,思索,想象,笑或哭泣,
無論抱住悲傷,或者摔脫憂煩:
終歸是一樣,——因為呵,在這世間,
無論是喜悅或悲傷都會溜走:
我們的明日從不再像昨天,
唉,除了“無常”,一切都不肯停留。
《無常》表現了雪萊對人性的哲學思考。全詩共四節。第一、二節分別寫了兩個具象,飄忽、顫栗、隱匿的“云”和被忘卻、不協調、發出不同音響、情調、音節各異的“琴”。第三、四節寫人們的行動的無常無序:睡下,惡夢毒戕安息;起來,游思玷污白天,感覺、思索、想象、笑、哭、悲傷、喜悅都會溜走,“無常”統治著一切。
“無常”事實是“規律”的同義語。詩中兩個具象“云”和“琴”表現對人性的善變、多疑和矛盾的剖析的意象;用人的“睡下”“起來”和行動,表現生命的無序、混亂、苦悶和無聊。認識這種“無常”,就理出了人性的脈絡,認識了“無常”,就認識了人性的規律。人作為自然世界的復合體,本身是非常豐富、復雜、有趣、深刻的動物,存在著事物對立統一特質:人的本能和精神,卑劣和高貴、謙虛謹慎和自大狂妄,惡和善,悲傷和喜悅,平庸和偉大,苦難和幸福,構成了鮮活生動、具體深刻的完整的人。正由于此,了解人、認識人是世界上最艱難繁重、生動有趣的工作。因為人象云一樣神秘莫測,變幻不定;象樂理復雜的琴一樣可以變幻演奏情調各異數以萬計的曲調。這給人類學家、社會學家、心理學家、生活在世界上的人提供了研究的廣闊天地。同時,鑒于世事淪桑,人生短促,人們更應珍惜生存的時光,讓人性發展得更完美,讓生命變得更有價值,有益于“熱中于美德并致力于人類愛的一顆心靈的成長”(雪萊語)。這是《無常》在思想上給予我們的啟示。
《無常》用形象創造了豐富深邃的意象,引發人們思考。詩人優美奇特的想象,恰切的語匯,深刻不乏憂傷的風格,折射出詩人的人格力量。雖然這里的“無常”給人苦悶,惆悵,悲哀,憂傷,給人世事險惡,人心叵測的訓誡,不免消極苦悶,然而,作為一種靈魂的回音, 人們從中可以領略解讀到此時的歐洲,革命處于低潮、思想界異常沉悶、詩人心緒愁苦的符碼。由詩作構筑的無常意象, 人們可以認識人生、人性、人本質中深刻的具有普遍旨趣的內容和規律性,這樣,在面臨世俗的骯臟、齷齪之時,在面臨人事的兇險、窘迫之時,在遭受誤解、攻訐、誹謗的時候,不致于張惶失措,驚詫莫名,保持冷靜客觀的心態,平靜從容地直面人生,選擇應對良策,在“無常”中找出規律性,才能豁達明智地對待之。
雪萊的好友拜倫曾批評雪萊過于熱愛人類,認為人兇惡無比,彼此仇恨。但是雪萊批評拜倫道:“您似乎認為人只能受制于自己的本性,而不能控制自己的本能……我覺得,我們的意志能創造美德……即使心腸惡毒是天性所致,那也并不足以說明它是不可戰勝的。”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雪萊對人充滿了希望,充滿了熱愛。《無常》就是詩人用自己孱弱的身體卻是堅強的意志為后人創造的美德的具體結晶。
上一篇:《惠特曼·斧頭之歌(片斷—5)》中外哲理詩賞析
下一篇:《鄭敏·時代與死》中外哲理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