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之
半歲青青半歲荒,高田草似下田黃。
埋心不死留春色,且忍罡風十夜霜。
這是一首詠物寫懷之作,所詠者草,所寫者心,寓情于物,富于象征性。
出現在詩人筆下的野草,從時間上來說,青青的“半歲”已經過去,正處于荒蕪的另“半歲”;從空間上來說,從“高田”到“下田”,都已一片枯黃。“荒”與“黃”,這是在特定時空中呈現的野草形象,也是清朝立國之初南明小朝廷與各地義軍失敗后抗清活動處于低潮的形象寫照。前兩句寫實,色澤暗淡,語調低沉,不難想象當詩人捉筆時對野草而傷神、念國事而憂心忡忡的模樣。后兩句是詩人對野草的殷勤寄語,語調振起,壯懷慷慨:如果在遭到摧殘的半年中,草心深埋不死,來年便會發芽生長,那就等于留住了春色。因而詩人勸勉野草,應該經受住風霜的考驗。“罡(音剛)風”,天空的風或猛烈的風,此用后一義;“十夜霜”,意為嚴霜。詩中的風霜是清朝統治者的象征。將三、四句的象征意義明白說出,那就是希望抗清志士在清朝統治者施暴的情況下能夠堅忍不拔,只要不表失信心,必將迎來復國斗爭勝利的美好時光。這是詩人對抗清志士的鼓勵,也是詩人自己的立場、態度的剖白。王夫之本人即是一個“埋心不死”、永不屈服的斗士。在明亡之后,他在湖南衡山舉義兵阻擊清軍南下。兵敗后退居肇慶,任南明桂王政權行人司行人。后來又在桂林跟隨瞿式耜抗清,瞿殉難后,他便歸隱深山,埋頭著述近四十年。他在《夕堂永日緒論·內編》中說:“無論詩歌與長行文字,俱以意為主。意猶帥也。”又說:“煙云泉石,花鳥苔林,金鋪錦帳,寓意則靈。”這兩段話也正好是對這首有所寄托的小詩所作的恰當說明。
上一篇:李白《玉階怨》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龐鳴《吳宮詞》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