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偓
秋千打困解羅裙,指點醍醐索一尊。
見客入來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門。
這首詩亦題作《秋千》。詩中刻畫了一位天真活潑、嬌癡如見的少女形象。
前兩句寫少女蕩罷秋千的情形。一個“困”字,活畫出蕩罷了秋千的少女的懶洋洋的神態。“解羅裙”,說明少女又累又熱,為下句“指點醒醐索一尊”作了鋪墊。“醍醐”,即凝聚在酥酪上的油,“不可多得,極甘美”(《本草綱目·獸一》)。少女在又累又熱的情況下索要極甘美的醍醐,是很自然的行動,而“指點”二字,則生動地刻畫了她的嬌態。
后兩句寫少女“見客入來”時的情形。少女蕩罷秋千正在休息,忽見客人走來,因為解下了羅裙,怕人看見,又羞又急,便帶笑逃避。這里的客人必然是男的,而且應該是少女認識的,否則,少女便笑不出來。少女并非一下子逃得無影無蹤,而是掩映在中門,說明少女對來客的留戀。這里的中門,即近于內室的門。下句的“梅子”一詞,來自李白“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的詩意。少女不但沒有立即逃入內室,而且還“手搓梅子”,進一步說明來客是少女愛慕的人。
這首詩的突出特點,是以生動的細節描寫,刻畫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活動。語言也十分凝練,有很強的表現力,僅用了二十八個字,就把少女的性格、神態、感情和心理活動,刻畫得極其生動、細致、逼真,令人嘆服。這首詩以其較高的藝術成就影響了后世的創作,宋代著名女詞人李清照,就曾演化此詩詩意,作了一首《點絳唇·蹴罷秋千》。
上一篇:聶夷中《公子家》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韓偓《寄鄰莊道侶》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