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淡
黃河流出有浮橋,晉國歸人此路遙。
若傍欄桿千里望,北風驅(qū)馬雨蕭蕭。
河陽浮橋,故址在今河南孟津縣,因是大河南北重要通津,古來尤多送別。《文選·李陵別蘇武詩》:“攜手上河梁,游子欲何之。”有人認為即指河陽橋;梁陸厥“答內(nèi)兄希叔詩》:“愧茲山陽宴,空此河陽別”;初唐宋之問《送別杜審言》:“河陽不相送,江樹遠含情。”都是有關(guān)“河陽別”的名句。柳淡此詩后來居上,尤為膾炙人口。詩以“此路遙”三字為樞紐,引出“千里望”,拍情入景,懸擬行人歸途景象,不言別字,而別情盈紙,極盡蒼茫悲婉之致。
此詩歷來許為渾成有含,得盛唐體格,信然。然而渾成中亦見中唐絕句特征。“北風驅(qū)馬雨蕭蕭”是名句,北風秋雨,匹馬西行,而一個“驅(qū)”字,更見行人“忍而不能去也”之情。其實不僅是末句,首句亦佳。“黃河流出有浮橋”,“流出”、“浮”,均是實寫此景,而同時兼有依依婉轉(zhuǎn)、思緒浮動之感,極見九曲黃水之神與送別人當時感受。又如三句“依欄桿”,有情不自勝之感,而“千里望”則又于不勝悲思之中勉力遠眺,特見送行者當時情態(tài)。這樣首尾以送別實景與去程虛景相照應(yīng),中片借送別情態(tài)為過渡,而一系之“此路遙”之詩眼,全篇方有渾成與細膩相得益彰之效。不妨與王維《送元二之西京》、李欣《送沈子福歸江東》對讀,必有見盛、中唐絕句之聯(lián)系與區(qū)別。
上一篇:上官儀《入朝洛堤步月》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司空曙《發(fā)渝州卻寄韋判官》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