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曙
紅燭津亭夜見君,繁弦急管兩紛紛。
平明分手空江轉(zhuǎn),唯有猿聲流水云。
貞元初,司空曙曾在劍南節(jié)度使韋皋幕中任職,這首詩是他將發(fā)渝州(今重慶市)贈別友人之作。詩中的津亭,是長江渡口的一處亭閣。趙熙《重慶》詩有“自古全川財富地,津亭紅燭醉東風(fēng)”之句,可見至清末其亭仍在,現(xiàn)已難以確指其處,也是“循名則是,考跡或乖”的了。古人贈別詩,常寫及紅燭,杜牧《贈別》云:“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又,《賀崔大夫崔正字》云:“別夜酒余紅燭短,映山帆去碧霞?xì)垺!彼究帐镫m沒明寫這層意思,但心中也是會有所感觸的。
詩的前兩句,點明相別的時間、地時和情景。詩人在紅燭高燒的津亭與友人臨別相會,有許多話要說,可是那繁音促節(jié)的管弦之聲,紛然交響,本已不寧的心緒,攪得更紛亂了。想到天亮之后即將別去,心中不覺凄然,于是趨勢順接,寫下了“平明分手空江轉(zhuǎn),唯有猿聲滿水云。”分手之后,將在空蕩曲折的江流中漂向遠(yuǎn)方,巴山蜀水,江空人孤,只有那回蕩在云天水際的凄哀的猿聲。那時刻,一如漁歌所唱出的:“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等待著詩人的將是滿懷的凄涼和哀傷。寫到這里,詩已收結(jié),而依依惜別之情卻更深更濃。詩人所展示的回轉(zhuǎn)東去的萬里空江和空谷傳響的兩岸猿聲,則宛然如畫,空靈而又高遠(yuǎn),令人遐想不巳。
上一篇:柳淡《河陽橋送別》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劉商《送別》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