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令
渰渰輕云弄落暉,壞檐巢滿燕來歸。
小園桃李東風后,卻看楊花自在飛。
這是一首構思精巧的即景小詩。詩人傍晚時分在戶外散步,遠遠望見西邊的太陽快要落山,滿天的彩霞薄如輕紗,并不斷地變幻出種種奇特的花樣;陳舊的屋檐下,歸來的燕子壘筑了一個個溫暖的窩巢;小花園里,桃樹李樹在春風的吹拂下,早已盡情開放;在微微的晚風中,可以看到楊花柳絮正自由自在地飛散。
詩以“東風”為引線,把全篇串了起來。開首,講云霞變化萬方,即是埋下“東風”在暗中做巧的伏筆。接著,以桃李盛開,明確點出了“東風”司春的無邊法力。最后,寫楊花輕柔地飄舞,又悄悄地表明“東風”在此時此刻的和煦溫存。故“東風”在全詩雖僅出現一次,而其實它的影響卻無所不在。
值得一提的是,楊花,又稱柳絮。柳的種子上生有白柔毛如綿絮,種子熟后,便會隨風飛散,柳絮即因此得名。歷來詠楊花柳絮時,常把它和風聯系起來。如庾肩吾詩有“桃紅柳絮白,照日復隨風。”杜甫詩有“顛狂柳絮隨風舞,輕薄桃花逐水流。”它們均是寫柳絮隨風飄舞,但可以感知它們對柳絮受風的力度有所不同。庾詩是言有風,而風不大;杜詩則言風力較強。與之比較,此詩的“自在飛”三字就甚為尖新,它極為精細地描繪出晚風似有似無,楊花尚能自主,可以憑借這一絲風力而飄行,顯得逍遙閑暇的情狀,說明作者在把握這一特定景物時有高度的藝術分寸感。
上一篇:劉攽《新晴》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蘇軾《春日》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