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
位于湖北省東部,長江與漢江交匯處。由隔江鼎立的武昌、漢口、漢陽三鎮組成,是湖北省的省會,地處長江中游的江漢平原。地勢平坦低洼,河道縱橫交錯,湖泊星羅棋布。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為15. 1℃。
武漢是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近郊有3500年前的商代盤龍城。南北朝時武漢已成為一個大城鎮,唐朝已是著名的商埠,明清時為全國“四大名鎮”之一。1911年辛亥革命首義于此。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后期及抗日戰爭初期,幾度成為全國政治中心。
現轄有7個城區,2個郊區和4個縣。總面積8467平方公里,其中城區面積863平方公里。全市人口693萬,其中城區人口403萬。居民以漢族為主,還有回、滿、壯、苗、土家、蒙古等少數民族。
是全國重要的水陸交通樞紐,向有“九省通衢”之稱,交通便利,京廣鐵路縱穿南北,長江航道橫貫東西。以武漢為中心的公路網通往省內外。民用航空線直達全國各大城市。
是座新興的工業城市。基本形成了以冶金、機械、紡織為主,輕工、化工、電子、建材具有一定水平、門類比較齊全的綜合性工業基地。生鐵、鋼、鋼材、棉紗、棉布、卷煙等產品的產量在全國大中城市居前列地位,工藝品以金銀飾品、仿古國畫、淡水貝雕、綠松石雕、黃楊木雕最為有名。
土壤肥沃,河湖密布,氣候適宜,歷來是糧、棉、油、漁、生豬、鮮菜等比較發達的魚米之鄉。武昌魚、蓮藕在全國素有盛名。
武漢在歷史上是我國內地最大的商埠和外貿口岸。現在已經成為服務全省、溝通華中,面向全國的商貿中心。
是全國重要的教育、科研基地,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的數量及科技力量在全國名居前列。有一批科研項目達到了國內外先進水平,在激光、光導纖維、生物工程、信息工程等新科技領域的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
名勝古跡眾多。著名的黃鶴樓、古琴臺、歸元禪寺、寶通禪寺、晴川閣、東湖風景區等,常年游人如織。還有古墓葬和古文化遺址四百多處,出土文物3500余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經過40多年的建設,城市面貌煥然一新,成為具有多功能的特大城市。
上一篇:描寫《桐城文廟》的詩詞與文章
下一篇:描寫《武漢長江大橋》的詩詞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