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
云闊煙深樹,江澄水浴秋。
美人何處在?明月萬山頭。
劉熙載《藝概·詩概》說:“絕句于六義多取風、興,故視他體尤以委曲,含蓄、自然為尚。”此詩題名“有寄”,卻以繪景起興,借取風體,詠吟入幽入微。
首句,循視線轉(zhuǎn)移,由上而下寫來。白云飄浮,天宇遼闊,煙靄凄迷,掩映遠樹,烘染一種曠渺深邃的境界。這些帶著霜秋特征的風物,其中寄有懷故。次句,視線收回,目停江面,江水澄碧長流,沐浴著秋光寒氣。古人寫遠眺江水滔滔,往往會觸發(fā)起“送行舟”,或“識歸帆”的典型心態(tài),覽江景而思遠人。這兩句,云、煙、樹、江、水、秋,六物攏于筆端,“一切景語皆情語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亦為緊隨而來的達情蓄勢鋪基。
第三句,直攄胸臆,企望遇合。“美人何處在?”美人,指所思慕的友人,借以形容其儀德臧好。設問而不答,非“直頭布袋”,語有層折,期盼之深之切可知。尾句,又結(jié)穴于景。眼前不見友人,只有皎皎明月,清輝灑遍千山萬峰,與我相共作伴。引明月以寄遠,內(nèi)情與外物游,是“相思如明月,可望不可攀”(李白詩)的想望,又是“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詞)的祝福,兩種意境皆共而有之,“此造物之借端托寓也”。
簡短四句,一境一情,前后對照,情境相生,融合一體,尺幅之間,萬里“有寄”。
上一篇:賈島《三月晦日贈劉評事》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杜牧《遣懷》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