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朱彝尊
思往事,渡江干,青蛾低映越山看。共眠一舸聽秋雨,小簟輕衾各自寒。
這是一首懷人的作品。用“思往事”三字領起,統(tǒng)貫全篇。既不是寫抗清斗爭的失敗,也不是寫奔走四方的謀生,而是寫渡江時的短暫情景。他集中而具體地寫他與青蛾的關系。青蛾,本指昆蟲,因它二根彎彎的觸角,十分美觀,古人用來形容女子的雙眉,稱為蛾眉。這里的青蛾,即以部分代表全體的手法,來指年輕的女子。在明凈如鏡的水面上,“青蛾”低映在水中,顯得更加嫵媚。她在看越山,越山似乎也在看她。在作者來說,他既看青蛾,又看越山,越看越美,相映成趣。“青蛾低映越山看”,樂在山水之間,其中包含了作者多少的情思!近處倩影留芳,遠處遙山含黛,蕭蕭秋雨,共臥一舸,航行在碧波搖漾之中,喁喁相語,含思宛轉,全無蕭瑟落寞之感。只因被子輕薄,睡在竹席上,他倆溫暖的心,感到各有寒意。“小簟輕衾各自寒”以此作結,給讀者留下無限遐想。
這江上短暫的航行,留給作者美好而難忘的回憶,歷歷如在目前,但是都已成為過去。眼前是江岸依然,越山依舊,逝水東流,伊人長往。“峽里瑤姬遠,風前少女殃。”(《風懷二百韻》),物是人非,怎不倍增悵惘!
況周頤《蕙風詞話》卷五載:“或問國朝詞人,當以誰氏為冠?再三審度,舉金風亭長(朱彝尊號)對。問佳構奚若?舉《搗練子》(即桂殿秋)云云。”況周頤為什么這般推崇? 他認為:“真情真景,所作必佳。”真情實感,全無做作,所以稱作上乘,雖推許過高,亦不無道理。論詞家謂“共眠”二句,抵得上《風懷二百韻》。《風懷二百韻》是具體而細微地描寫他與妻妹馮壽常的關系。壽常少他七歲。《洞仙歌》詞:“十三行小字,寫與臨摹,幾日看來便無別。”又說:“金簪二寸短,留給殷勤,鑄就偏名有誰認?”可見他倆關系的密切。壽常嫁到北方后,因心境抑郁,患病早逝。《桂殿秋》之作,當為追憶壽常,不同于尋常篇什。
上一篇:《雜詩(其一)·晉·張協(xié)》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夢江南·唐·溫庭筠》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