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枝蔚·采桑子》原文賞析
題焦山僧房
老僧頭白焦山頂,不管興亡。安穩禪床。臥對江南古戰場。
客來坐久渾無語,飯熟茶香。歸路茫茫。水打空船月照廊。
焦山,在今江蘇鎮江市東北揚子江中,與南岸的象山遙相對峙。孫枝蔚這首《采桑子》為山中僧房題賦,賦的是“僧房”,卻將僧房主人的閱歷,以及自己作客僧房時的心境,完全勾勒了出來。
上片寫僧房主人,下片言僧房內外。上片首句交待僧房主人是位久棲焦山頂上的白頭老僧,正因為閱世已深,“不管興亡”。“臥對”句是為了進一步補足前邊的句意:安臥在禪床之上,面對大江南岸鎮江城下的古戰場。這片戰場,向遠追溯,曾經有過許多著名戰事,劉裕戰敗孫恩、盧循,韓世忠阻擊金兀術,張士杰與元蒙軍交戰,均在此地; 近而言之,前此不久,這里又是鄭成功一度攻占、清兵又行收復的所在。讀至此,不禁使人感到,“僧房”主人的“不管興亡,安穩禪床”,似乎蘊藏著一種弦外之音。
下片是詞人作客于焦山僧房時的感受。老僧不管興亡事,安臥禪床對大江。是安禪入定,還是默誦經文?不得而知。客來至此,久坐其間,也全無一語,簡直無話可講。這未必是老僧態度輕慢,下面的“飯熟茶香”,說明僧房主人的接待是頗具盛情的。可見老僧臥對戰場,來客坐久無語,都可能別有含意。客人回視來時水路,只見茫茫一片,焦巖下的晚潮正拍打著系在僧房前的空船,月亮也照上了僧房的回廊。這“歸路茫茫,水打空船月照廊”的結語,字面上似乎是一片禪機,卻令讀者不禁想到前人慨嘆興亡的名詩: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 (唐劉禹錫《石頭城》)結合作者所處的時代和他的身世,我們便不難看出,作者在字面上說,老僧“不管興亡”,其實正是寫興亡之感的。客來坐久無語,乃是因為他有滿腹的話不便說出,并非無言可說。這首小詞因此顯得含蓄深沉,言外有不盡之意。尤侗在《溉堂詞序》中曾說: “予讀《溉堂詞》,有飛揚跋扈之氣,嵚崎歷落之思, 噌吰鏜鞳之音, 渾脫瀏漓之勢,此先生本色也。”這首《采桑子》,字面上似無飛揚跋扈之氣,然渾脫瀏漓的本色卻并未完全掩去。詞人在貌似談禪的話語里,深藏著“嵚崎歷落之思”。
上一篇:《陳維崧·醉落魄》原文賞析
下一篇:《梁啟超·采桑子》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