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歲》言情贈友詩歌
次韻①吊高郵秦少游
江頭苑外,常憶同朝退。飛騎軋②,鳴珂碎③。齊謳④云繞扇⑤,趙舞⑥風回帶。嚴鼓⑦斷,杯盤藉草⑧猶相對。灑涕誰能會⑨,醉臥藤陰蓋⑩! 人已去,詞空在。兔園(11)高宴悄,虎觀(12)英游(13)改。重感慨,驚濤自卷珠(14)沈海。
關于這首詞的作者,向有二說,難于定論: 一為黃庭堅,一為晁補之。盡管如此,但有一點是共同的: 即黃、晁同屬“蘇門四學士”之列,都是秦觀的莫逆之交。因此無論把這首詞看成是黃詞還是晁作,都不影響我們對詞意的正確理解。今暫從晁詞說。
據副題,此詞是悼亡秦觀的,作于元符三年(1100) 秦觀卒后。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悼亡之作,它是次死者生前詞作之韻而成,這在悼亡詩文中尚屬罕見。
秦觀的原詞作于紹圣二年(1095) ,時少游因“影附蘇軾,增損實錄” 的“罪名”,貶監處州 (今浙江省麗水縣)酒稅。在原作中,少游面對“花影亂、鶯聲碎” 的大好春景,勾起了獨處僻鄉貶任閑職的無限愁怨與不盡惆悵:“飄零疏酒盞,離別寬衣帶。人不見,碧云暮合空相對。” 回想昔日蘇門師友“西池會”上,“鹓鷺同飛蓋” 的歡暢情景,哀嘆元祐美夢難續,個人事業難成的苦悶與不平: “攜手處,今誰在? 日邊清夢斷,鏡里朱顏改。”最后喊出“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的怨憤之聲,表達了詞人的不甘與不滿! 因秦觀原詞的內容已不僅僅局限于詞人個人的身世之感,而是反映了包括二蘇及其門下四士在內的“元祐黨人”的共同命運,喊出了他們的共同心聲。秦觀的師友蘇軾、孔平仲、李之儀等人感慨萬端,均有次韻之作,這首詞即是其中的一首和作。
上片憶蘇氏及其四士昔日的歡樂與暢意。元祐(1086-1094)初年,蘇軾兄弟成為朝廷顯貴。與此同時,黃庭堅被召為秘書省校書郎,秦觀除太學博士,張耒為秘書省正字,晁補之遷校書郎。四學士這時齊集蘇氏門下,或縱論時政,指點江山; 或詩文酬唱,相互推重; 或舉杯歡宴,同游名勝之地……豪情盛舉,令人神往。這是他們政治上飛黃騰達的年代,文學上有所作為的歲月,生活上歡樂忘懷的時日。上片即反映了他們這一段永遠難以忘懷的日子:在那黃河南岸,皇苑旁邊,我們“四學士”常與蘇氏二師長一起上朝,又一同退朝,京都中到處留下了我們的歡聲笑語。在來回的路上,我們快馬飛奔,鳴珂叮叮, 引來了路人傾慕的目光, 好不快意! 每當浣沐之日, 我們歡宴一堂, 歌伎的歌聲婉轉嘹亮,經久不息; 舞女的身姿婀娜搖曳,長袖飛舞。直到二遍嚴鼓敲過,天色微明,桌上也杯盤狼藉,我們興猶未盡,憧憬著國家和個人的美好未來。
上片描述蘇氏兄弟與四學士之間的歡敘之情,下片轉入對秦觀的追念。由喜入悲,悲喜相照,更增哀情。秦觀在處州監酒稅任不久,又被政敵借書寫佛書之故削職,先后貶到柳州 (今屬湖南省) 、橫州 (今廣西僮族自治區橫縣) 、雷州(今廣東省海康縣)。少游在雷州,生活艱難,情緒低落,已自作 《挽詞》 ,有 “奇禍一朝作,飄零至于斯” ,“妻子天一涯,孤魂不敢歸”之句。幸好其時蘇軾在海南儋州 (今海南省洋浦港) ,與其遙遙相望,不時以書詩相慰。徽宗即位,“元祐黨人”得以內遷,蘇軾渡海與秦觀相會于雷州,能劫后余生,相互慶幸。在放還途中,秦觀中暑死于藤州 (今廣西僮族自治區藤縣) ,不幸與其詞 《好事近》相應。下片一、二句所敘,即是其事。詞人無咎接著感嘆云: “人已去,詞空在! ”抒發了秦觀因受一而再、再而三的迫害,最后凄慘死去,僅僅留下光照后人的詩篇詞作的感嘆。而今,兔園的宴集已消聲匿跡,再也見不到少游和他朋輩的身影; 講議經義、評析詩詞的盛會上,再也看不到秦觀及其詩侶文友的笑貌。對此,我與活著的朋輩,只能,也只有一而再、再而三地感嘆,是朋黨相爭的驚濤駭浪,扼殺了這個舉世罕見的奇才英杰!
從這首詞本身所吟詠的內容及圍繞它所展開的歷史事件中,無論是秦觀在《千秋歲》 中為自己、為朋輩的呼喊,還是其后蘇軾、晁補之等人的次韻和作,讀者都深深地感到蘇軾與其門下四學士間同命運、共沉浮的真摯情誼。他們這種生死不渝的友情,不僅感動了當時的人們,而且輝照千古,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后人。
在 “蘇門四學士”中,秦觀與晁補之以詞見長。他們的詞風秉承蘇詞,而又各有千秋。晁詞風格高秀,坦蕩磊落,更接近東坡詞風; 故張爾田 《忍寒詞序》評云: “學東坡者,必自無咎始。”這首詞感舊悼友,發宦海沉浮之感慨,寫得回腸蕩氣,一往情深。不僅可與秦觀原作相媲美,也可與蘇軾 《千秋歲·次韻少游》 論高下。
注釋
①次韻: 酬和他人的詩詞悉依原倡詩詞所用韻字的次序,叫次韻。此舉始于唐代元稹和白居易。②飛騎軋: 飛騎,這里指快馬; 軋是快馬奔跑時的象聲詞。③鳴珂碎: 鳴珂, 顯貴者之馬以玉為飾, 奔跑時叮叮作響, 故稱。 南朝陳徐陵 《洛陰道》詩有 “華軒翼葆吹,飛蓋響鳴珂”之句。碎,形容鳴珂頻繁作響狀。④齊謳: 一作齊歌,義長。齊地之歌。⑤云繞扇: 喻歌聲高亢回旋,經久不息。《列子·湯問》: “昔韓娥東之齊, 匱糧, 過雍門, 鬻歌假食。既去, 而余音繞梁欐, 三日不絕。 ”這里是化用其典。⑥趙舞: 趙國之舞,以舞姿優美著稱。這里借用喻優美的舞蹈。⑦嚴鼓: 古代戎夜曰嚴。據 《新唐書·禮樂志五》: “其日未明,四刻搥-鼓為一嚴,二刻搥二鼓為再嚴。”本詞所指,即黎明前之嚴鼓。⑧藉草: 一作狼藉,交橫雜亂貌。⑨會:領會、料想。⑩醉臥藤陰蓋: 秦觀詞《好事近》云: “醉臥藤陰下,了不知南北。”人以為讖語,預示自己要死在藤陰之下。后秦觀果死于藤州 (今廣西僮族自治區藤縣) 。(11)兔園: 漢文帝子梁孝王所修筑的園苑,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縣東。這里用來借指宋都汴京的名勝園林。(12)虎觀: 即白虎觀,漢代宮觀。東漢建初四年 (79),章帝于此會群儒,講議五經同異,成《白虎議奏》,此事后世儒者引為榮事。(13)英游: 英,杰出,精粹; 游,交友、往來。這里是指蘇軾及其門下四士的文學宴集活動。(14)珠: 喻優美的事物,這里借指秦觀。
上一篇:《別贈詩》詩文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卜算子》詩文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