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二釵又副冊判詞·枉自溫柔和順(第五回)
【原文】
枉自溫柔和順①,空云似桂如蘭②。
堪羨優(yōu)伶有福③,誰知公子無緣④。
【注解】
①枉:白白地。
②空:徒然。云:說。似桂如蘭:因其香,暗點襲人其名。
③堪羨:值得羨慕。此處帶有調(diào)侃之意。優(yōu)伶:舊稱戲劇藝人。這里指蔣玉菡。
④公子:指賈寶玉。
【背景】
寶玉看了不甚明白。又見后面畫著一簇鮮花,一床破席,也有幾句言詞,就是這首判詞。
【賞析】
這一首判詞是說襲人的。襲人是曹雪芹筆下封建社會奴婢的代表,缺乏反抗精神,最后成為傳統(tǒng)的衛(wèi)道士。
“枉自溫柔和順,空云似桂如蘭”,是說襲人白白地用“溫柔和順”的姿態(tài)去博得主子們的好感,其卑賤的地位并沒有因此得到改變。“堪羨優(yōu)伶有福,誰知公子無緣”,是寫賈寶玉饑寒交迫之時,襲人始亂終棄,早就離開寶玉,嫁給了蔣玉菡。
襲人原來出身貧苦,幼小時因為家里沒飯吃,老娘要餓死,為了換得幾兩銀子才賣給賈府當(dāng)了丫頭。可是她在環(huán)境影響下所逐漸形成的思想和性格卻和晴雯相反。她的所謂“溫柔和順”,頗與薛寶釵的“隨分從時”相似,合乎當(dāng)時的婦道標(biāo)準(zhǔn)和禮法對奴婢的要求。這樣的女子,從封建觀點看,當(dāng)然稱得上“似桂如蘭”。作者在判詞中用“枉自”、“空云”、“堪羨”、“誰知”,除了暗示她將來的結(jié)局與初愿相違外,還帶有一定的嘲諷意味。
再看冊子里所繪的畫,是“一簇鮮花,一床破席”,除了“花”、“席”(襲)諧音其姓名外,“破席”的比喻義也并不光彩。當(dāng)然,襲人的可非議之處并不是她不能“從一而終”,而在于她的奴性。
就是這樣一個最合“三從四德”標(biāo)準(zhǔn)的女子,最后卻落到一個戲子手里。按脂批“琪官(蔣玉菡藝名)雖系優(yōu)人,后同與襲人供奉玉兄(寶玉)、寶卿(寶釵)得同終始”一句提供的線索,我們還可猜測寶玉和寶釵在窮困落魄后,要靠襲人夫婦過一段生活。這一切在作者看來都是命運在捉弄人,所以才有后兩句的感嘆。但續(xù)書未遵原意,安排襲人在寶玉出家為僧之后才嫁人,有些不切詩意。
【鏈接】
《紅樓夢》主要人物性格分析之襲人
襲人,原名花蕊珠。小時因家里沒有飯吃,才把她賣給賈府做丫鬟。她一開始服侍賈母,后服侍史湘云。因賈母恐寶玉之婢不中使,又把她給了寶玉,寶玉給她改名為襲人。她的所作所為合乎當(dāng)時的婦德標(biāo)準(zhǔn)和禮法對奴婢的要求。主子命令她服侍誰,她的心里便唯有誰。她不時規(guī)勸寶玉要讀書博取功名。寶玉挨打后,她乘機在王夫人面前進言,大談寶玉“男女不分”,建議“叫二爺搬出園外來住”,嚇得王夫人“如雷轟電掣的一般”。襲人因此取得了王夫人的寵信,王夫人把她升為“準(zhǔn)姨娘”,被晴雯斥為“哈巴狗兒”。寶玉出家后,她嫁給蔣玉菡。
上一篇:紅樓夢《金陵十二釵副冊判詞·根并荷花一莖香(第五回)》原文、注解、背景介紹、賞析
下一篇:紅樓夢《金陵十二釵又副冊判詞·霽月難逢(第五回)》原文、注解、背景介紹、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