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軀報國恩(第四回)
【原文】
捐軀報國恩①,未報身猶在。
眼底物多情②,君恩或可待。
【注解】
①捐軀:為國獻身。
②物多情:指風物多情。比喻機會不錯。
【背景】
這是第四回正文開頭的回頭詩,見于乾隆抄本百二十回《紅樓夢稿》及列藏本,當是曹雪芹所作。此詩不但程高本沒有,也未見諸其他脂評本,故也有人疑其為評詩。吳世昌主張它是原有的,認為“也許是因為它諷刺太辛辣而被刪去。原詩譏賈雨村,但可作為一般封建官僚的寫照”。同時,他還認為這也可以證明,“大體上沒有脂評的《紅樓夢稿》所據的底本是‘脂本系統’中最早的抄本之一,而且還保存了雪芹舊稿的一些痕跡,實在應該算作脂本中一個極重要的正文本,是研究《紅樓夢》成書過程的重要資料”。
【賞析】
“捐軀報國恩,未報身猶在”,詩的前兩句模仿賈雨村所言,譏刺賈雨村的奸猾假態,這也是當時一些為官者常掛在口頭的冠冕堂皇的話。在處理“葫蘆案”中,賈雨村曾虛偽地對門子說:“你說的何嘗不是。但事關人命,蒙皇上隆恩,起復委用,實是重生再造,正當殫心竭力圖報之時,豈可因私而廢法?是我實不能忍為者。”
“眼底物多情,君恩或可待”,詩的后兩句申述為什么賈雨村沒有“捐軀報國”的理由:因為眼前風物多情。也就是說功名利祿對自己的誘惑力很大,機會很不錯,所以才徇私枉法,胡亂判案,想借此討好賈府和京營節度使王子騰,憑他們之力等待君恩加身,可以爬得更高。短短的四句詩,便將賈雨村的虛偽面目揭露無遺。
上一篇:紅樓夢《護官符(第四回)》原文、注解、背景介紹、賞析
下一篇:紅樓夢《林黛玉·桃花行(第七十回)》原文、注解、背景介紹、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