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曲·樂中悲(第五回)
【原文】
襁褓中,父母嘆雙亡。縱居那綺羅叢①,誰知嬌養?
幸生來,英豪闊大寬宏量,從未將兒女私情略縈心上。
好一似,霽月光風耀玉堂②,廝配得才貌仙郎③,
博得個地久天長,準折得幼年時坎坷形狀④。
終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⑤。
這是塵寰中消長數應當⑥,何必枉悲傷!
【注解】
①綺(qǐ)羅叢:指富貴家庭的生活環境。綺羅,絲綢織物。
②霽月光風:雨過天晴時的明凈景象,這里是比喻史湘云胸懷開朗。
③廝:終,才。配:婚配。才貌仙郎:可能指衛若蘭。據脂硯齋評注提到,史湘云后與一個貴族公子衛若蘭(曾出現于十四回)結婚。八十回以后的曹雪芹佚稿中還有衛若蘭射圃的情節。
④折得:抵銷得。坎坷(kǎn kě):道路不平的樣子,引申為人生道路上曲折多難。這里指史湘云幼年喪失父母寄養于叔嬸的不幸。
⑤此兩句中藏有“湘云”二字,又說“云散”、“水涸”,喻湘云早寡。
⑥塵寰:塵世,人世間。消長:消失和增長,猶言盛衰。數:命數,氣數。
【背景】
這首曲子是說史湘云的。曲名“樂中悲”,是說榮華富貴中潛伏著危機,歡樂中潛藏著悲哀,預示湘云的婚姻雖然美滿但不能長久。
【賞析】
在史湘云身上,除她特有的個性外,我們還可以看到在封建時代被贊揚的某些文人豪放不羈的特點。湘云是大觀園女孩中性格最活潑的一個,她最大的特點就是“豪闊大寬宏量”,從無小兒女那種扭捏之態。第二十一回寫她睡覺:“一把青絲拖于枕畔,被只齊胸,一彎雪白的膀子撂于被外。”睡覺也帶有男孩兒之態。寶釵過生日唱戲,鳳姐說一個小旦活像某個人。寶釵已看出來,一笑,不說;寶玉也猜著了,但不敢說;湘云脫口而出:“倒像林姐姐的模樣!”不經心地得罪了黛玉,引起一場有趣的小口角。蘆雪庵賞雪聯句時,她和寶玉等人烤鹿肉吃,黛玉笑他們是“一群花子”,她則說:“你知道什么!是真名士自風流。你們都是假清高,最可厭的。我們這會子腥膻大吃大嚼,回來卻是錦心繡口!”看她言談舉止何等瀟灑豪放!至于喝醉酒躺在芍藥花叢里睡大覺,更是一段美談。她的詩詞作得也很好,才華不在薛、林之下。
湘云和黛玉都自幼失去父母,寄人籬下,遭遇有相似之處,但個性卻截然不同。黛玉多愁多病,整天哭哭啼啼;湘云卻健康活潑,愛說愛笑。
史湘云的不幸遭遇主要還在八十回以后。根據這個曲子和脂硯齋評注中提供的零星材料,史湘云后來和一個頗有俠氣的貴族公子衛若蘭結婚,婚后生活還比較美滿。但好景不長,不久夫妻離散,她因而寂寞憔悴。湘云的婚姻是寶釵婚姻的陪襯:一個因金鎖結緣,一個因金麒麟結緣;一個當寶二奶奶仿佛幸運,但丈夫出家,自己守寡;一個“廝配得才貌仙郎”,誰料“云散高唐,水涸湘江”,最后也是空房獨守。“雙星”是牽牛、織女星的別稱,故七夕又稱雙星節。總之,“白首雙星”是說湘云和衛若蘭結成夫妻后,由于某種尚不知道的原因很快離異了,成了牛郎織女。這正好作了寶釵“金玉良緣”的襯托。即便如此,史湘云仍不改其豪放本色,認為“這是塵寰中消長數應當,何必枉悲傷!”命里如此,悲傷何用?
上一篇:紅樓夢《紅樓夢曲·世難容(第五回)》原文、注解、背景介紹、賞析
下一篇:紅樓夢《紅樓夢曲·分骨肉(第五回)》原文、注解、背景介紹、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