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
待到秋來九月八(1),我花開后百花殺(2)。沖天香陣透長安(3),滿城盡帶黃金甲(4)。
【譯詩】等到秋日重陽佳節,我花開放百花凋謝。香氣沖天遍及長安,全城都是黃金世界。
【解析】這是一首詠菊詩,但又不盡是詠菊,而是通過詠菊寄寓作者對農民起義的熱切向往和必勝的信念。
黃巢是唐末農民起義領袖。“自古英雄皆解詩”,他便是其一。黃巢的詩收錄在《全唐詩》中有三首,其中有二首是借菊言志。
這首詩是句句寫菊,句句暗寓其志。表面看來是等到菊花節到來之際,菊花盛開,百花凋謝,芳香四溢遍及長安,滿城都是披掛黃金盔甲的菊花。而詩的內涵則別有意蘊。詩人將菊花寫成“我花”,用以自擬,這個“我”并非是詩人自己,而是象征農民起義軍。可見全詩是筆筆寫菊,句句贊頌農民起義軍。“待到”是作者渴盼農民起義必將到來的熱切期望,接下三句是以熱情贊頌的筆調設想農民起義爆發的景象:掃蕩那些欺壓人民的反動腐朽勢力,起義隊伍遍布長安,全城都是披掛黃金盔甲的起義大軍。
此詩氣勢宏偉,雄渾豪放,與歷代詠菊詩相比,別具一格。在藝術創作上,立意新穎,超凡脫俗。詩人沒有象前人那樣去寫菊花的“孤標傲世”、“孤芳自賞”等品格,而是盡情謳歌菊花的戰士氣質,賦予菊花嶄新的風貌。語意雙關,表達出詩人的理想抱負和英雄氣概。
上一篇:經典《苕之華》詩詞解析
下一篇:經典《菩薩蠻》詩詞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