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詩詞鑒賞《紅樓夢曲十四首(其二)》終身誤
終身誤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
這支曲子是以賈寶玉口吻詠薛寶釵的。寫賈寶玉與薛寶釵結為“金玉良緣”之后,仍不忘與林黛玉的“木石前盟”,預示薛寶釵將不得不在孤寂冷漠中抱恨終身。因此,曲名《終身誤》。
薛寶釵是曹雪芹筆下塑造的一個非常成功的藝術典型。她出身于號稱“百萬之富”的金陵皇商薛氏家族,幼年喪父,后因躲避其兄薛蟠闖下的一樁人命大案,于是母女兄妹來到賈府。小說中說她“品格端方,容貌豐美,人多謂黛玉所不及”,而且“行為豁達,隨分從時”,深得賈府上下人等的稱贊。她性格“穩重和平”,工于心計,不但善于待人接物,而且精于治家理財。她自小受到嚴格的封建正統教育,不只讀書識字,亦“雜學旁收”,縱覽群書,才智過人,卻又以“女子無才便是德”為信條,認為“女孩兒家不認得字的倒好”,“只該做些針黹紡織的事才是”。她確信朱夫子(朱熹)“仕途經濟”、“學以致用”的“學問”,認為男人應當“讀書明理,輔國治民”。可以說她是一位聰慧美麗、“德言容工”四德俱備、嚴守婦道的封建淑女的典范。起初,這位端莊賢淑的“寶姐姐”也曾引起過賈寶玉感情上的波瀾,薛寶釵對于寶玉的感情流露也并非無動于衷,但是,后來由于兩人思想性格、人生態度上的根本對立,使寶玉對她的感情逐漸冷落下來,特別是當薛寶釵對寶玉說那些“仕途經濟”、“考舉人進士”之類的話時,更被寶玉視為“好好的一個清凈潔白的女兒,也學的釣名沽譽,入了國賊祿鬼之流”。這種思想性格、人生態度上的沖突注定了寶釵、寶玉婚姻悲劇的必然結局。但是,以賈母為代表的封建家長們出于維護封建宗族利益的考慮,最終還是強迫他們結合在一起了。這種沒有愛情的婚姻自然對雙方都是痛苦的,結果是賈寶玉憤而出走,當了和尚,薛寶釵只落得空閨獨守,抱恨終身,成了她所恪守的封建禮教的犧牲品。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這是賈寶玉對這種沒有愛情的婚姻的憤慨和抗爭。
金玉良姻,一般指舊時代那種被認為符合封建宗法秩序的美滿婚姻,這里特指賈寶玉與薛寶釵的姻緣。金,指薛寶釵;玉,指賈寶玉。小說中曾對他們兩人的婚姻有過宿命論的暗示。書中說,賈寶玉出生時口中銜有一塊通靈玉石,那上面有癩和尚鐫刻的“莫忘莫失,仙壽恒昌”八個吉利字;而薛寶釵頸上掛著的那個金鎖也鏨有“不離不棄,芳齡永繼”的篆文,二者正是“一對兒”。薛寶釵的母親也說:“金鎖是個和尚給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結為婚姻。”所以,這寶玉、金鎖就成了他二人天定良緣的象征物。
木石前盟,指賈寶玉與林黛玉之間的純真愛情。木,指林黛玉;石,指賈寶玉。書中說,賈寶玉原是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一塊未被女媧氏補天選用的石頭,后幻化為警幻仙子赤瑕宮神瑛侍者,因常在西方靈河岸邊行走,見河岸三生石畔有一株絳珠仙草,嬌娜可愛,遂日以甘露灌溉,使其久延歲月。仙草受天地精華,得甘露灌溉,幻化人形,修成女體。因神瑛侍者要下凡造歷幻緣,觸動了她五內郁結的纏綿之情,決意隨同神瑛侍者下世為人,用一生所有的淚水報答其灌溉之恩。神瑛侍者下世為賈寶玉,絳珠仙草下世為林黛玉。所以書中稱寶黛婚姻為木石前盟、木石姻緣。小說第三十六回,賈寶玉即曾在夢中喊罵說:“和尚道士的話如何信得?什么是‘金玉姻緣’?我偏說是‘木石姻緣’!”曲中說“都道是”,自然是指一般世俗的看法,尤其是以賈母為代表的封建禮教衛道者們的看法。在他們看來,賈寶玉與薛寶釵的婚姻,一個是王孫公子,一個是宦門閨秀,是最符合封建貴族階級利益的天作之合了,但是,作為封建階級叛逆者的賈寶玉卻偏偏鐘情于“木石前盟”,即便迫于封建勢力的強大壓力,又被鳳姐的“掉包計”所騙,同薛寶釵結為形式上的夫妻,他也不肯忘懷他的林妹妹!
“空對著”句,說明賈寶玉同薛寶釵雖為夫妻卻毫無愛情可言。雪,是“薛”的諧音,指薛寶釵,也兼刺其心性之冷。在小說中,薛寶釵是以“冷美人”著稱的,她用的藥稱“冷香丸”,她抽到的花名簽是一枝題著“艷冠群芳”的牡丹,附著的詩句竟也是“任是無情也動人”。作者似乎處處都在暗喻其“冷”。特別是待人處世的態度,如對金釧投井、尤三姐自刎、抄撿大觀園等節都能漠然處之,更非一般人所能做到。對此,作者顯然是略含譏意的。
“終不忘”句,是說即使在婚后,他仍不忘記死去的林黛玉。世外仙姝,暗示林黛玉已經離開人世仙逝而去。姝,指美好女子。林,指林黛玉。按照“木石前盟”的神話,寶、黛二人一個是神瑛侍者的化身,一個是絳珠仙草的化身,如今林黛玉只身離他而去,自然是孤獨寂寞的,故曰“世外仙姝寂寞林”。
“齊眉舉案”句,用梁鴻、孟光夫妻相敬如賓的典故。《后漢書·梁鴻傳》說,梁鴻居家清貧,但妻子孟光對他仍十分敬重,每次給他送飯,都不敢仰視,總是把食盤舉得同眉毛一般高。因此,后人把“舉案齊眉”當作封建婦道的典范。這里是說,因為他們兩人的婚姻只是一杯沒有愛情的苦酒,即使薛寶釵如孟光那樣每天“舉案齊眉”般地對待寶玉,終究也無法滿足賈寶玉對純真愛情的渴望和追求,更何況那純真的愛情已成絕望。這自然使他感到“意難平”了。
散曲,本是宋元“俗謠俚曲”基礎上成長起來的,以質樸自然、鮮明潑辣為本色當行。這組《紅樓夢曲》雖系曹雪芹仿制,卻頗具元曲風采,并時有創新,受到脂硯齋的一再稱贊。這首《終身誤》曾被脂批稱道為“語句潑撒,不負自創北曲”。
上一篇:《紅樓夢曲十四首(其九)》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紅樓夢曲十四首(其五)》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