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詩詞鑒賞《大觀園題詠十一首(其十一)》杏簾在望
杏簾在望
林黛玉
杏簾招客飲,在望有山莊。
菱荇鵝兒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綠,十里稻花香。
盛世無饑餒,何須耕織忙。
元春命寶玉題詠的共有四首。第一二首倒還順手,第三首就做得很吃力,多虧寶釵幫忙,才勉強完篇。此時黛玉未得展才,心中不快。因見寶玉構思太苦,走至案旁,知寶玉只少“杏簾在望”一首,因叫他抄錄前三首,卻自己吟成一律,寫在紙條上,搓成個團子,擲向寶玉跟前。寶玉打開一看,只覺比自己做的三首高過十倍,遂忙恭楷謄完呈上。這里賞析的就是她代寶玉做的那首詩。
這首詩的特色是流暢自然,毫無斧鑿痕跡,仿佛不經意地隨便吟成,但細一品味,卻覺得造語極工,還頗有意境。原來此處“有幾百株杏花,如噴火蒸霞一般”,賈政等人想題作“杏花村”,還叫人做一個酒幌,用竹竿挑在樹梢頭,以湊合唐代杜牧《清明》詩:“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賈寶玉嫌題額陋俗,以為不如因舊詩“紅杏梢頭掛酒旗”題作“杏簾在望”;或據“柴門臨水稻花香”稱為“稻香村”。首句分題目為兩句,渾成一氣,一個“招”字寫出簾飄如招手的情景,把酒店對客人的吸引作了一個形象化的表述;而“在望”兩字則把“山莊”與“客”的視線推開一個空間的距離,使讀者在可望而不可即的觀照中增添了對詩中所描寫的情境的神往和想象,從而更增加了意境的美!這首詩的首二句為詩提供了一個特定的視角,即以下六句皆從“客”的所見所感來寫。“菱荇”二句寫出:種著菱荇的湖面是鵝兒戲水的地方,桑樹榆樹的枝葉正是燕子筑巢用的屋梁。此二句的結構很有特色:沒有語法上通常構成謂語所需要的動詞或形容語,全用名詞組合,是“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句法,鵝兒成群戲水、燕子銜泥穿樹等等不須費辭已在想象之中。頸聯二句出語天然,毫無人工雕琢,對仗極工而絕無斧鑿痕跡,既寫出一派純樸的田園景色,又寫出蔥綠與金黃相映照的鮮明色彩。這里詩人打破了時間的局限,在春與秋的跨度中集中顯示了田園之美;同時在對仗中打破了視覺與嗅覺的界線,不僅讓人看到了田野上賞心悅目的綠色,也嗅到晴空中令人陶醉的香味。最后二句乃稱頌之辭,但它不如薛寶釵那樣由衷地逢迎,而是頗有一點應付敷衍的味道,命人賦詩者何嘗不知其為了做詩而矯情地粉飾太平,賦詩者也就順水推舟,姑妄言之了。其實作者曹雪芹并不認為他描寫的那個時代是太平盛世,他在書中多次說到的是“水旱不收,鼠盜蜂起,無非搶田奪地,鼠竊狗偷,民不安生”。林黛玉是閨中小姐、大家閨秀,她當然不知不管耕織忙到何種程度勞動者仍然逃脫不了饑餒的厄運,所以盡管是應付、敷衍而已,把這兩句話加在林黛玉的身上還是合乎她的身份和地位的。
上一篇:《大觀園題詠十一首(其十)》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大觀園題詠十一首(其四)》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