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致遠·[雙調] 壽陽曲
馬致遠
人初靜,月正明,紗窗外玉梅斜映。梅花笑人休弄影,月沉時一般孤另。
【鑒賞】 在古代社會里,婦女們由于受封建倫理的束縛,只能把自己鎖在深閨之中。此曲描寫的正是思婦獨守空房的寂寞和悵惆。
開頭三句描繪出了一幅美麗的圖畫: 寧靜的夜晚,人們已經歇息了。月兒高懸天空,把皎潔的月光灑滿大地。紗窗外的梅花,將她美麗的身姿斜映地上。僅此三句,就描繪出了一幅幽靜、醉人的月夜圖。然而“情合同云漢” 的丈夫不在身邊,良辰美景虛設,賞心樂事不遇。煢煢孑立的思婦只能空懷相思,悲嘆“為何臨皓魄,不見月中人” (王實甫《西廂記》) 了。房櫳空空,長夜悠悠,那皎皎明月正在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也許是因為 “憂愁不能寐”的緣故,思婦只得 “攬衣起徘徊”,可是 “梅花笑人休弄影”。那沒有人情的梅花,你笑什么呢? 當月落之時,你也會和我一樣孤零! 思婦的愁緒難以排遣,只好遷怨于梅,這雖然不是酸楚凄惻的唱嘆,卻同樣能攝人心魄。
當你讀罷此曲,一定有這樣的感覺: 此曲抒寫的思夫之情雖然是那樣的“單純”,但由于運用了婉曲的表現方式,便如山泉曲折奔流,最終成了飛凌山巖的急瀑,發出撼人心魄的巨聲。多少年來,它曾經打動過無數讀者的心,其魅力大概就在于此吧。
上一篇:李愛山·[雙調]壽陽曲·懷古|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
下一篇:馬致遠·[雙調]壽陽曲|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