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光憲·上行杯》花間詞原文|鑒賞|賞析|注釋|評點
其一
草草離亭鞍馬②,從遠道此地分襟③,燕、宋、秦、吳千萬里④。無辭一醉,野棠開,江草濕。佇立,沾泣⑤,征騎骎骎⑥。
【注釋】
①《上行杯》:唐教坊曲,《金奩集》入“歇指調”。三十八字,依孫光憲體,以二平韻為主,五仄二部錯葉。②草草:匆匆之意。③分襟:指分別。④燕、宋、秦、吳:春秋時國名,這里表示北東西南各方。燕,主要部分在今河北北部;宋,主要部分在今河南東部;秦,主要在今陜西一帶;吳,主要在今江蘇南部。江淹《別賦》:“況秦吳兮絕國,復燕宋兮千里。”⑤沾泣:泣淚沾衣。⑥骎骎:馬走得很快的樣子。《詩經·小雅·四牡》:“駕彼四駱,載驟骎骎。”朱熹注:“骎骎,驟貌。”
【評點】
這首詞抒寫送別。
上片寫主人公送別時的心情,頗有“別時容易見時難”之概。離亭分別,再難相見。
下片寫主人公送別時的情景。“無辭一醉”、“佇立”、“沾泣”,從餞別到分手,寫盡主人公離情之苦。末句以離人馬疾,反襯己之依依,將離情又推進一層。全篇除末句意境較深,有不盡韻味外,余皆缺乏韻致。故湯顯祖批評道:“‘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江淹賦所未暢,尚思廣之。此詞殊覺潦草。”(湯顯祖評本《花間集》卷四)
其二
離棹逡巡欲動①,臨極浦故人相送,去住心情知不共②。金船滿捧③,綺羅愁④,絲管咽。回別⑤,帆影滅,江浪如雪。
【注釋】
①離棹:將要離別的船。逡巡:遲疑不決,欲進不進的樣子。白居易《重賦》:“里胥迫我納,不許暫逡巡。”②“去住”句:意思是走的人和留的人心情是不太相同的。③金船:大酒杯,又稱金斗。④綺羅:指宴別時的侍女和歌女們。以其衣著借代其人。⑤回別:回首告別,依依不舍貌。
【評點】
這也是一首送別詞。只不過上首寫陸上送別,而這首寫水路送別。
上片頭二句寫江浦送別,“離棹逡巡”,表示行舟難發,依戀之情可見。“棹”,說明去程是水路。“去住”句,是寫行人和留人心情各不相同,特將主人公難堪的離愁寫了出來。
下片前三句寫餞別情景。詞中不言已愁已咽,而道“綺羅愁,絲管咽”,他人他物尚且如此,己之離愁自然可見。這是進一層的寫法。末三句行者依依,送者依依。結尾二句,以景結情,與李白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中的末二句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意境頗為相似。送者的一片深情,悠悠離愁,盡在目送情態中。
《孫光憲·上行杯》花間集鑒賞大全
上一篇:《韋莊·上行杯》花間詞原文|鑒賞|賞析|注釋|評點
下一篇:《顧夐·臨江仙》花間詞原文|鑒賞|賞析|注釋|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