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衛風》
碩人其頎,衣錦褧衣。齊侯之子,衛侯之妻。東宮之妹邢侯之姨,譚公維私。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頸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碩人敖敖,說于農郊。四牡有驕,朱幩鑣鑣,翟茀以朝。大夫夙退,無使君勞。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鳣鮪發發,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褧(jiong)〕罩衣。〔子〕指女兒。〔東宮〕太子。〔私〕姊夫。〔敖敖〕身材高大。〔說〕當作“禭”,衣服。這句說在郊外停車更衣。〔牡〕公馬。〔驕〕強壯。〔朱幩〕朱紅色的馬嚼子。〔鑣鑣〕盛多。〔翟茀〕用野雞毛裝飾的車篷。〔夙〕早晨。〔君〕女君,指莊姜。〔庶上〕護送莊姜入衛的齊國大夫。〔朅(qie)〕威武雄壯。
《詩經》中的婚姻愛情詩,大致可分成兩類。一是反映貴族階級婚姻生活的詩歌,二是民間的情歌。《碩人》屬于前者,它寫的是齊國公主莊姜出嫁衛國的盛況。貴族階級婚姻的特點是場面盛大,這在本詩的第三、四章中“朱幩鑣鑣,翟茀以朝”、“庶姜孽孽,庶士有朅”中得到表現。但這首詩歷來為論者贊賞不已的是對莊姜儀容之美的生動描寫。在第二章中把莊姜的手比作初生草木的嫩芽那么柔軟,皮膚比作凝結的油脂那么細膩光滑,頸子比作天牛的幼蟲那么修長白凈,牙齒比作葫蘆子兒那么整齊潔白,前額比作小蟬那么方正,雙眉比作蠶娥的須那么秀美彎長。這一系列的比喻無疑是非常生動貼切的,但如果僅僅停留在這靜態的比喻上,是很難取得最佳效果的。一個高明的畫家,十分懂得眼睛在整個畫幅中的地位。南北朝時的畫家張僧繇,擅長畫龍。民間傳說他在金陵安樂寺的壁間畫了四條龍,不點上眼睛的時候一切如常,一點上眼睛,龍便破壁飛去了,這就是“畫龍點睛”成語的來歷。《碩人》詩的作者也很懂得此中三昧。“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就是畫龍點睛之筆。微笑時,酒渦兒深深,美麗的眼睛,左右流動,流露出無限深情。通過這兩句,全局皆活。一個絕世美人的形象,就這樣活脫脫地出現在我們的面前。
《碩人》的藝術成就尚不止于此。在第四章中關于黃河捕魚的情節,根據《詩經》的通例,流水游魚往往有愛情與婚媾的寓意,所以這段精彩的描寫,一方面固然渲染了衛國物產之豐富,但更重要的還有祝愿莊姜婚姻美滿的用意。這樣寫可以給讀者留下充分的想象余地,比直截了當地寫一段賀辭,效果自然要好得多了,而且這章七句中連用六個雙聲迭字,還具有強烈的節奏感和音樂美。它寫的是黃河之水廣大洋洋,北流河水嘩嘩地流,撒網的聲音豁豁地響,鳣魚和鮪魚潑剌剌地跳,新生的蘆葦揭揭挺立,陪嫁的姪娣裝飾得如花似錦,有聲有色,有動有靜,構成一幅喜氣洋洋的歡樂場面,和莊姜美麗的儀容相映照,真可謂珠聯壁合,相得益彰。這種用工筆摹寫人物形象的手法,對后世詩賦創作影響很大。
上一篇:《眼兒媚·宋·朱淑真》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秋夕·唐·杜牧》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