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觀止·戰國策·魯共公擇言
梁王魏嬰觴諸侯于范臺①。酒酣,請魯君舉觴②。魯君興,避席擇言曰: “昔者,帝女令儀狄作酒而美,進之禹,禹飲而甘之,遂疏儀狄,絕旨酒③,曰: ‘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國者。’齊桓公夜半不嗛,易牙乃煎熬燔炙④,和調五味而進之。桓公食之而飽,至旦不覺,曰: ‘后世必有以味亡其國者。’ 晉文公得南之威⑤,三日不聽朝,遂推南之威而遠之,曰: ‘后世必有以色亡其國者。’ 楚王登強臺而望崩山,左江而右湖,以臨彷徨,其樂忘死,遂盟強臺而弗登,曰:‘后世必有以高臺、陂池亡其國者⑥。’ 今主君之尊,儀狄之酒也; 主君之味,易牙之調也; 左白臺而右閭須,南威之美也; 前夾林而后蘭臺⑦,強臺之樂也。有一于此,足以亡其國。今主君兼此四者,可無戒與?” 梁王稱善相屬。
【注釋】 ①梁王魏嬰: 梁惠王,即魏王,因魏于公元前362年遷都大梁,故又稱梁。梁惠王十五年 (前344) 召集逢澤 (今開封東南) 之會,自稱為王。當時,梁強盛,魯、衛、宋、鄭的國君均來朝見。②魯君: 魯國君主,即魯共公,名奮。觴 (shang): 酒杯。③帝女: 似指帝堯的女兒。儀狄: 美女名。旨酒: 美酒。旨,味美。④不嗛(qie): 不滿足,有饑餓感。易牙: 一作“狄牙”,齊桓公寵臣,善調味。⑤南之威: 一作南威,美女名。⑥楚王: 楚莊王。強臺: 即章華臺,在今湖北監利西北。崩山: 山名,在今湖北境內。陂池: 水池。⑦尊: 同 “樽”,酒杯。白臺、閭須: 均為美女名。夾林、蘭臺: 梁之宮苑、園林名。
【譯文】 梁王魏嬰在范臺宴請諸侯。當大家喝得高興時,梁王請魯共公舉杯祝酒。魯共公站起來,離開座位,選擇了一番有意義的話,說: “從前,帝堯的女兒叫儀狄釀酒,味道極好,奉送給禹,禹喝了覺得很甜美,于是疏遠了儀狄,并戒了酒。說: ‘后世必定有因為飲酒而亡國的!’ 齊桓公半夜里感到饑餓,不舒服,易牙立刻烹煮燒烤,調和五味,進獻給齊桓公吃。齊桓公吃得飽飽的,直到第二天早晨還沒睡醒。說: ‘后世必定有貪圖美味而亡國的!’ 晉文公得到美女南威,三天都不上朝聽政,于是將南威推開,疏遠了她,說: ‘后世必定有因為好女色而亡國的!’ 楚莊王登上高高的強臺,眺望崩山,左面是大江,右面是大湖,俯視下面,徘徊留連,快樂得忘了死的危險。于是,他發誓不再登上強臺。說: ‘后世必定有愛好修建王室園林而亡國的!’ 現在,梁王你的酒杯里是儀狄的酒; 你的飯菜是易牙所烹調; 你左面的白臺,右面的閭須,是南威般的美女; 你前面有夾林,后面有蘭臺,是和強臺一般的快樂。這四件事里只要有一樣,就可以亡國。梁王你而今兼有這四樣,難道可以不警惕嗎?” 梁王聽了,連聲稱贊說好。
【鑒賞】 本文記錄的是魯共公在梁王魏嬰宴席上的一段祝酒辭,是誡言各諸侯王要警惕酒、味、色、樂的誘惑,否則將有亡國的危險。言直意重,表現了魯共公卓越的政治見解。
文章的表達,主要運用了譬喻說理、排比言事的手法。全文以大禹疏儀狄而戒酒,齊桓公食美味而不醒,晉文公遠南威而拒色,楚莊王不登強臺而排樂為例,說明歷代明主賢君都是拒酒、味、色、樂的引誘,而梁王兼有四者,足當警惕。理寓于故事中,以譬作喻,便于接受。排比句的運用,增強了氣勢和說服力。就內容而言,文章張揚的力戒酒、味、色、樂以強國興邦的思想,不僅在兩千多年前有益,即使在今天仍有其勿庸置疑的現實意義。
上一篇:《古文觀止·《國策》·魯共公擇言》鑒賞
下一篇:《古文觀止·清文·戴名世·鳥說》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