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文賞析·《祭母文》(聞一多)
《澳門》你可知“媽港”不是我的真名姓?我離開你的襁褓太久了,母親!但是他們擄去的是我的肉體,你依然保管著我內心的靈魂。三百年來夢寐不忘的生母啊! 請叫兒的乳名,叫我一聲“澳門”! 母親! 我要回來,母親!
《香港》我好比鳳閣階前守夜的黃豹,母親呀,我身份雖微,地位險要。如今獰惡的海獅撲在我身上,啖著我的骨肉,咽著我的脂膏;母親呀,我哭泣號啕,呼你不應。母親呀,快讓我躲入你的懷抱! 母親! 我要回來,母親!
《臺灣》我們是東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臺灣。我胸中還氳氤著鄭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點染了我的家傳。母親,酷炎的夏日要曬死我了;賜我個號令,我還能背城一戰。母親! 我要回來,母親!
《威海衛》再讓我看守著中華最古的海,這邊岸上原有圣人的丘陵在。母親,莫忘了我是防海的健將,我有一座劉公島作我的盾牌。快救我回來呀,時期已經到了。我背后葬的盡是圣人的遺骸! 母親! 我要回來,母親!
《廣州灣》東海和匈州是我的一雙管鑰,我是神州后門上的一把鐵鎖。你為什么把我借給一個盜賊?母親呀,你千萬不該拋棄了我!母親,讓我快回到你的膝前來,我要緊緊地擁抱著你的腳踝。母親! 我要回來,母親!
《九龍》我的胞兄香港在訴他的苦痛,母親呀,可記得你的幼女九龍? 自從我下嫁給那鎮海的魔王,我何曾有一天不在淚濤洶涌! 母親,我天天數著歸寧的吉日,我只怕希望要變作一場空夢。母親! 我要回來,母親!
《旅順、大連》我們是旅順、大連,孿生的兄弟。我們的命運應該如何的比擬?兩個強鄰將我來回的蹴蹋,我們是暴徒腳下的兩團爛泥。母親,歸期到了,快領我們回來。你不知道兒們如何的想念你! 母親! 我們要回來,母親!
【賞析】
這篇《祭母文》是我國著名的愛國學者和詩人聞一多作的,此文又名《七子之歌》。章法很特別,采用組詩形式。組詩作于1925年3月,當時聞一多正在紐約。
在詩中,聞一多以擬人的手法,將我國當時被列強掠去的七處“失地”比作遠離母親的七個孩子,哭訴他們受盡異族欺凌、渴望回到母親懷抱的強烈情感。詩歌一方面抒發了對祖國的懷念和贊美,一方面表達了對帝國主義列強的詛咒。
《七子之歌》寫完后不到兩個月,聞一多懷著早日投身到報效祖國行列中去的理想,提前結束了留學生活,于當年5月啟程回國,6月1日乘船到達上海。然而,剛剛踏上祖國土地的聞一多萬萬沒有想到的是,迎接他的是街頭未干的斑斑血跡,兩天前這里剛剛發生了帝國主義屠殺我示威群眾的 “五卅慘案”。被失望乃至絕望籠罩著的聞一多憤然北上,在北京見到了也是從美國回來不久的《現代評論》編輯楊振聲。相同的經歷、共同的感受、同樣的激憤使他們走到一起,聞一多決定把原準備投送《大江季刊》雜志的《七子之歌》及《醒啊》、《愛國的心》等幾首詩作,提前給《現代評論》發表。
這篇文章,感情充溢,浩氣盈宇,章法特別,是眾多祭文中很有特色的一篇。
上一篇:幾種碑文的賞析與寫作·墓碑·《吳之瑛先生碑文》(吳貴棟)
下一篇:幾種碑文的賞析與寫作·墓碑·《王公登福先生之墓碑》(高財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