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文·碑文知識·碑文的概述
我國從春秋戰(zhàn)國時(shí)期就開始立碑,但古代宮館中的碑沒有刻文章,只是用以取日影計(jì)時(shí)間的;而古代宗廟中的碑也不刻文字,是用來拴系祭祀用的牛羊的;墓上的碑也只是木頭柱子,鑿有窟窿,以便穿繩裝轆轤,下棺時(shí)絞動轆轤使棺槨平穩(wěn)地落入墓室。
有了文字的碑是后來才有的,秦代把刻了文字的碑叫“刻石”。碑,本是指豎石而言的,相傳秦始皇就在秦山玉皇頂豎有無字碑。刻在碑上的文字,才叫碑文,這種文字是專為刻碑而作的。不是為立碑而作的文章,雖刻在碑上,不能叫碑文。秦漢以后,樹碑是為了刻文,有碑必有文,就不重視無字碑了,久而久之,文與碑合二為一,說到碑就是指碑文。碑文原只專供剝削階級而用,平民百姓沒有資格立碑,也立不起碑。直到后來,刻碑風(fēng)俗才走向了民間。
碑文的種類繁多、龐雜,有廣義與狹義之分。狹義的碑文,僅指為制作碑刻而寫的文字,廣義的碑文指的是所有刻在碑上的文字。今天,有些過去的碑文已經(jīng)消亡,有的得到了發(fā)展,也誕生了一些新的碑文。
上一篇:譜牒
下一篇:碑文·碑文知識·碑文的種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