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王績1
有五斗先生者,以酒德游于人間2。有以酒請者,無貴賤皆往,往必醉,醉則不擇地斯寢矣,醒則復起飲也。常一飲五斗,因以為號焉。先生絕思慮3,寡言語,不知天下之有仁義厚薄也。忽焉而去,倏然而來4,其動也天,其靜也地5,故萬物不能縈心焉6。嘗言曰:天下大抵可見矣。生何足養,而嵇康著論7;途何為窮,而阮籍慟哭8。故昏昏默默9,圣人之所居也。遂行其志10,不知所如11。
1王績(585-644):字無功,號東皋子,唐詩人,后人輯有《東皋子集》。2酒德:西晉劉伶曾作《酒德頌》表明自己嗜酒放達,對抗禮法的思想。3絕思慮:無思無慮,即謂清心寡欲。4倏(shu):快。5“其動”二句:意為動靜自然,符合天地造化的法則。語出《莊子·天道》。6縈:纏繞。7嵇康著論:嵇康作《養生論》主張清心寡欲,以保天年。嵇康:三國魏文學家、思想家、音樂家。8阮籍慟哭:據《晉書》本傳載,阮“時率意獨駕,不由徑路,車跡所窮,輒慟哭而返”。阮籍:三國魏文學家、思想家。9昏昏默默:出自《莊子 ·在宥》。意為故作糊涂,養神守靜。10志:心意。11如:到、往。
【析點】 人言“聞風而動”,“五斗先生”卻是“聞酒而動”。每日里醉復醒,醒復醉,“絕思慮,寡言語”,“萬物不能禁心”,活脫脫一位只知醉酒的“糊涂先生”。在他看來,“天下大抵可見矣”,一切也都無所謂,所以嵇康大談養生,阮籍慟哭途窮,實在多余。而真正的圣人則處于“昏昏默默”的境界,泯物我,齊是非,委運自然。我輩既非圣人,便只能“以酒德游于人間”,進入昏默之境了。細細體味,“五斗先生”糊涂中透著清醒,放浪中透著無奈,一言以蔽之,便是“難得糊涂”。
這位“五斗先生”就是王績本人。他本出身世家,博學多識,早歲“明經思待召,學劍覓封侯”,頗有建功立業的壯志。無奈現實中他才高位下,落魄失意,又生逢隋末唐初動蕩之時,其理想漸漸破滅,開始皈依道家,但理想不能實現的苦悶與無奈始終折磨著他,于是便有了“五斗先生”式的“難得糊涂”。其《醉后》詩言:“阮籍醒時少,陶潛醉日多。百年何足度? 乘興且長歌。”借古人自況,并非為自己嗜酒找借口,他與陶、阮一樣,內心深藏苦衷。他在另一首飲酒詩中云:“眼看人盡醉,何忍獨為醒。”用屈賦“眾人皆醉我獨醒”語而反言之,足見其昏飲乃不忍見“世之溷濁”。以此觀之,“五斗先生”“以酒德游于人間”實乃不得已而為之。一個有志之士淪落至此,真是那個時代的悲哀
上一篇:《五岳祠盟記》原文|翻譯|賞析
下一篇:《五柳先生傳》原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