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住青山寺,清華常繞身。
雖然到城郭,衣上不棲塵。
這是一首優(yōu)美的小詩,它通過贊美契公的高潔,表現(xiàn)了詩人超然塵外的孤傲情懷。“建業(yè)”,即今南京市。
全詩雖然只有四句,但卻描寫了兩種生活境界,塑造了一位志行高潔、一塵不染的僧人形象。“師住青山寺,清華常繞身。”概述契公未出山時(shí)的生活情景。“青山寺”,泛指建于山中的寺院,“青山”,加一顏色詞,粗中有細(xì),表明了契公所居之山樹木蒼翠,常年青綠。而山中的飛鳥、溪流、清風(fēng)、山嵐等,詩人雖然沒有明說,但一個(gè)“青”字已蘊(yùn)含了山中那美妙的一切。次句 “清華常繞身”,補(bǔ)充契公生活環(huán)境的清幽靜美。“清華”,指青山中優(yōu)美的自然景色。這兩句用墨疏宕,但變化有致。首句 “師住青山寺”,寫人就山,次句“清華常繞身”,則寫景依人,“繞”字又將自然景物人格化,反襯主人公心歸山林、超然塵外的高爽襟懷,為下二句作蓄勢。
“雖然到城郭,衣上不棲塵。”三、四句通過對照,贊美契公不染塵跡的高潔人格。“城郭”,此指建業(yè),與首句之 “青山”形成鮮明的對比。居山之人,人閑景幽,自然可以淡泊虛靜。但身居鬧市,塵聲喧囂,如要保持內(nèi)心的清凈就不容易了。詩人用“雖然”一詞作轉(zhuǎn)折,省略了契公到城郭后的生活過程,以“衣上不棲塵”,表現(xiàn)他置身塵世而襟懷高潔的品行。“衣上”句借用禪宗六祖慧能的偈語:“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佛性常清凈,何處有塵埃。”并加一層描寫,說契公不僅心不染塵,而且連衣上也不沾一點(diǎn)灰塵。語雖夸張,但饒有禪趣,把契公心凈如鏡、不染塵埃的境界更加生動(dòng)地表現(xiàn)出來,從而使主人公的形象也更加鮮明。
此詩構(gòu)思精巧,首二句以寫景作渲染,末二句以議論作點(diǎn)睛,語言平易,造境清淡,虛實(shí)相生,含蓄雋永。
上一篇:禪詩《資圣院》原文|賞析
下一篇:禪詩《贈(zèng)無為軍李道士(其一)》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