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山藏一寺,方丈壓諸峰。
回首坐禪處,白云深幾重。
資圣院是一座寺院。詩人以僅僅20個字,便寫出寺院的氣象,透露出一派禪機。
“四山藏一寺,方丈壓諸峰。”資圣院座落在大山之中,氣象萬千。“四山”與“一寺”隱然相對,雖是兩個數字,卻無枯燥之感,而是寫出了寺院環境的深幽雄奇,突出了寺院的形勝位置。“方丈”,佛寺長老及住持說法之處,“壓諸峰”,高踞于諸峰之上。這里突出了佛法的崇高、威嚴。
“回首坐禪處,白云深幾重。”詩人在這里既寫出了坐禪之處的幽深,同時也象征著對禪的某種體驗。回眸坐禪之處,已經隱沒于白云繚繞之中了。這其間是頗有禪意的。禪悟,是在某種契機下瞬間開解的,有著直覺的、整體性的特點。禪悟是一種剎那間的頓悟。禪宗教義中“以心傳心,不立文字”,說明了禪悟是非邏輯推理的。禪宗的公案大都是所答非所問、似乎難以理會的。如“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師曰: 庭前柏樹子”,“如何是佛?師曰:嘶風木馬緣無絆,背角泥牛痛下鞭。” (均見《五燈會元》) 等等,都是難以邏輯思維來解答的,但它們卻成為悟之契機。在這種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答對中,卻潛含著某種超越。“回首坐禪處,白云深幾重”,似乎把人引入一個奇幻的、虛靈的幽谷,使自己的心靈得到一種誘惑與飛升,產生一種十分奇特的體驗,有著一種說不出來的韻味,這恐怕就是 “禪”吧!
上一篇:禪詩《訪益上人蘭若》原文|賞析
下一篇:禪詩《贈建業契公》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