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前轆轤轉冰盤,軒里詩成徹骨寒。
多少人來看明月,誰知倒被月明看。
這首詩奇特的妙處在后兩句:“多少人來看明月,誰知倒被明月看”。(為了葉平仄,寫作“誰知倒被月明看”。)
月亮究竟是何物?當然可以說月亮是宇宙間一個本然的存在,但,以佛家哲學而論,也可以說月亮只不過是人們意識中的一個幻象。詩的第一句: “軒前轆轤轉冰盤”。轆轤,汲水的器具; 冰盤,指月亮,但這個月亮似不是指天上的月亮,而是指水中之月。天上之月,水中之月,心中之月,究竟何者為真?這是個耐人尋思的問題。
一般的詩是以人來看月; 這首詩倒過來,是以月來看人。
中國古典文學中的月亮儀態萬千,比較而言,歐洲文學對月亮的描繪更具非非之想。王爾德 (Oscar Wilde)的劇本《莎樂美》(Salomé)里,一月現萬態。在青年敘利亞人眼中,月亮是一個戴著黃色面紗的小公主 (a little princess who wears a yellow veil); 在王后希羅底的侍者眼中,月亮象一個剛從墳墓里起來的女人 (awoman rising from a tomb),在尋索死的東西 (she was looking fordead things);在莎樂美眼中,月亮冷淡而貞潔,是一位處女,從未象別的女神那樣失身于男人(She is cold and chaste … she is a virgin…She has never abandoned herself to men,like the other goddesses);但在猶太王希律眼中,圣潔的月亮卻成了一個裸體的到處尋找情人的女花狂 (a mad woman who is seeking everywhere for lovers)?!渡瘶访馈返那楣澫蹈鶕缎录s·馬太福音》第十四章敷演而成,我不知道王爾德是否曾研究過佛教哲學,但我看 《莎樂美》 的構思倒和佛理暗合。劇中人賞玩甚至狎侮月亮,到頭來反受月亮的嘲弄: 后來月色變紅了,命運的悲劇隨即降臨到劇中人頭上。這世上的人們自以為自己絕頂聰明,他們自以為可以以 “我” 來玩弄外物,到頭來反被人為的外物所玩弄。一月可以喻一切: 人們發明了金錢,本意是為了便于交換,到頭來反而成了金錢的仆役和玩偶; 人們發現了原子物理學的奧秘,本意是為了更好的了解物質世界,到頭來反而呼喚出戰爭大災難的魔鬼; 人們發明了以各種文字符號記錄的名詞、概念、范疇,本意是為了便于溝通思想,闡明理論,到頭來反被一大堆名詞、概念、范疇弄得更加莫名其妙。多少人來看明月,誰知倒被明月看。多少人來玩概念,誰知倒被概念玩。臨濟義玄禪師曾經慨嘆:“但看棚頭弄傀儡,抽牽全籍里頭人?!?
上一篇:禪詩《自樂平生道》原文|賞析
下一篇:禪詩《芙蓉庵水亭》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