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曲歌
(其二)
折楊柳,
百鳥園林啼,
道歡不離口。
《讀曲歌》中的許多民歌,感情真摯,風格清新,富于濃厚的生活氣息。正如《大子夜歌》中所說: “慷慨吐清音,明轉出天然。”“折楊柳”就是這樣一首清新可喜的小詩。
“折楊柳”,依蕭滌非先生說: “折楊柳三字無意義,為曲中之和聲,如古樂府‘賀賀賀’、 ‘何何何’之類。”(《漢魏六朝樂府文學史》)《西曲歌》中有《月節折楊柳歌》13首,每首都于五言五句中加“折楊柳”三字,以使音韻和諧,便可印證這一點。然而此詩中“折楊柳”三字,并非與主句毫無關系,而是相得益彰,配合得十分巧妙。 “園林”中,自有青青楊柳;起于漢代的“折柳送別”之俗,更表達了人的感情意趣。因而以“折楊柳”開頭,不僅為和聲的需要,也為下面的言情作了起興和鋪墊。
“百鳥園林啼,道歡不離口”。道,就是說,呼叫;歡,是一個諧音雙關語,以歡樂之“歡”,諧歡子之“歡”,即心中所歡之人。這兩句寫的是聽官的錯覺。主人公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著心上人,因而園林中百鳥的一聲聲啼叫,聽起來都仿佛是不斷地呼喚著他。這兩句將熱戀中情人的心理刻畫得維妙維肖。《讀曲歌》中另有一首: “憐歡敢喚名,念歡不呼字。連喚歡復歡,兩誓不相棄。”是幻想著“歡”在直呼自己乳名,于是“歡”啊“歡”啊地一連聲應答。《子夜歌》“想聞散喚聲,虛應空中諾”,是說女子想念情人想得出了神,仿佛聽見情人斷斷續續地呼喚自己,情不自禁地答應了一聲。這三首詩都十分傳神地寫出了女子因相思而產生的種種幻覺,將一片癡情和喜悅表達得真切動人。而后兩首都是思婦自己的心靈在呼喚,唯前一首借百鳥之口聲聲啼喚,則更多了一種情趣??梢娺@女子是很調皮的,鳥鳴婉囀清脆,聲聲不絕于耳,正好道出自己的心事,卻偏不說是自己喚的。這是戀愛中女孩子常有的嬌嗔,也是詩人含蓄曲折的藝術處理。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也是此詩的一個特點。園林中, 桃李灼灼,楊柳依依,嫣紅姹紫,百鳥和鳴,一派嫵媚的春光,最易惹人情思。此詩雖只寥寥數語,卻正如王夫之所說,是“含情而能達,會景而生心,體物而得神,則自有靈通之句,參化工之妙”(《薑齋詩話》)。
上一篇:讀曲歌|原文|翻譯|賞析|鑒賞
下一篇:讀曲歌|原文|翻譯|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