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祖詠·終南望余雪》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題解
這是一首應試的詩。祖詠應時要求寫成五言六韻(12句)的律體,他只寫了四句就交了卷。別人問緣由,他答“意已盡矣。”這首詩傳神地描寫了終南雪景和望雪的感覺。
原文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①。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②。
注釋
①陰嶺:終南山的北嶺。終南山在長安南,在長安只能看到山的北嶺。秀:秀色,秀麗。 ②林表:樹林的最上層。明霽色:指閃耀著雪后初晴的陽光。寒:指城中人感到寒意。
賞讀
題意是望終南余雪,作者在長安城中遙望終南山,自然看到山的陰面,所以有“終南陰嶺秀”之句。又因為終南山峰高入云,積雪未化,所以有“積雪浮云端”之句,這兩句都是“望”之所見。這兩句一方面寫了山高,另一方面寫了雪厚。同時寫出了詩人面對如此景物而產生的一種輕盈飄蕩的感覺。“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是“望”的時間。“霽”是天晴,“暮”是傍晚,作者自長安城遙望六十華里外的終南山,所看到的是西山已銜半邊日,落日余光平射,染紅了林表。而且最后一句還寫出了觀雪時所感——“寒”,而且是“暮寒”,晚上比白天還要冷。令人感到終南山的寒意超越了空間來到城里,使寒冷的感覺更加突出。
這首詩僅僅二十字,由觀賞到感覺,由色彩到精神,充分全面的表達了主題,難怪祖詠沒有按唐時考試的規定,應試詩作五首六韻十二句的要求,而只寫此四句便交了卷,最終被錄取。
上一篇:《宋詞·趙師秀·約客》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下一篇:《漢魏六朝詩歌·朱超·舟中望月》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