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腰一抹云,云起知何處?
急渡小橋尋,天風忽吹去。
這是一首頓悟真諦的禪詩,短短20字,猶如當頭棒喝,驚醒愚頑。
“山腰一抹云,云起知何處?”詩中所述,本是山區日常所見之景。山腰飄浮著一片白云,卻不知云起自何處?!凹倍尚驅?,天風忽吹去。”詩人匆忙渡過小橋想去看個究竟,忽然一陣山風吹來,這片云不知又被風吹到哪里。這種尋而不得的情景,禪家語錄里多有記述。據說禪宗傳至日本后,有一尼師名叫千代能,在一個月明之夜用舊桶提水,偶有桶箍破裂而桶底脫落,豁然獲得了大自在,做偈云:“扶持舊桶,桶底忽脫。桶里無水!水中無月!”馮坦這首絕句,其“尋云”和“參禪”亦可視為一件事。生死之真諦,猶如云之飄忽,來去無蹤。忽然天風吹走這片浮云,天空一片澄明,詩人因而亦豁然獲得了大自在,如果一任水綠山青,如盲似聾,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亦可說是山中無云!
禪宗認為: 本來清靜,不受一塵; 從來不失,何用追尋。未悟道之人,縱是如苦行僧青燈黃卷,整日坐禪潛修,亦無補于事。南宋廓庵禪師《十牛圖》之一《尋?!吩唬骸懊C懿萑プ穼?,水闊山遙路更深。力盡神疲無處覓,但聞楓樹晚蟬吟。”馮坦這首絕句,勸喻世人莫為“山腰一抹云”迷惑,這片云來去無蹤,如果人們返照自己面目,就會發現如果返本還源,“水自茫茫花自紅”(《十牛圖》之九),真正得到解脫。
上一篇:禪詩《絕句》原文|賞析
下一篇:禪詩《絕句二首立春夜聞蛙鳴作》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