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王安石·浪淘沙令》
王安石
伊呂兩衰翁①,歷遍窮通②。一為釣叟一耕傭③。若使當時身不遇,老了英雄。湯武偶相逢④,風虎云龍⑤。興王只在笑談中⑥。直至如今千載后,誰與爭功!
【鑒賞】 人生有成功者,也有失意者; 成功者即是“英雄”,失敗者即是“狗熊”,即俗語所說“成者為王敗者為寇”。其實,失敗的并非都是 “狗熊”,有成功的 “英雄”,也有失敗的 “英雄”。能否成為 “英雄”,除了自身的素質之外,還需要有合適的外部條件,這就是古人所說的 “遇” 與 “不遇”。伊尹和呂尚,是歷史上兩個著名的賢臣,兩個成功的英雄。可曾幾何時,他們卻一個是奴隸傭工,一個是隱士釣叟,只是因為偶然的機遇,得到明君的識拔重用,才叱咤風云,大展鴻圖。王安石這首詠史詞除了贊美和景仰伊尹和呂尚的卓越才能和不朽功勛之外,還表明了這樣一個重要見解和事實,即英雄能否成就偉業,關鍵在于“遇”與“不遇”。假如伊尹呂尚二人當時沒有遇上慧眼識英雄的商湯王和周文王,他倆也會像無數被埋沒的失意英雄那樣老死黃泉,默默無聞。這就啟示人們,要成就一番偉大的事業,做為君主,必須善于選拔賢能的人才; 做為臣民,必須善于選擇英明的君主; 只有英明賢能的君臣兩相際遇,方能如 “風虎云龍”,建立不朽功業。所以古人最羨慕的就是這種英雄得遇明主的 “風云際會”! 王安石通過對伊尹呂尚 “窮通” 遭遇的詠嘆,既表達了自己的艷羨之情,也流露出懷才不遇之感。雖然他曾一度得到宋神宗的信任,被任用為宰相,主持變法革新,可神宗總是半信半疑,在守舊派的攻擊浪潮中,他先后兩次被罷相,最終未能完成變法革新的偉業,實現富國強兵的宏愿。詞人的言外之意無非在說: 假如他能得到皇帝堅定的信任和重用,他也能像伊尹和呂尚那樣干出一番輝煌的事業!
上一篇:《秦觀·浣溪沙》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柳永·浪淘沙慢》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