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敏(1777—1803),字叔夜,號時亭,別號石舫,自稱適齋居士,滿洲正紅旗人。系出興祖第三子寧古塔貝勒索長阿之六世孫。其祖富爾丹,為人有厚德,主動革除滿人田莊的奴隸制殘余,有進步性,還曾捐田若干頃為義田,以救孤苦之人,鄉人立碑以記其事。父伍拉納官至閩浙總督,嫡母伊爾根覺羅氏誥封一品夫人,生母索佳氏誥封恭人。舒敏自幼聰慧,書成誦后則不遺忘,性情疏放,不拘儀節。課誦之外,惟好詩畫。十余歲便開始作詩,皆散失無存。今存之詩自乾隆六十年始。年15,九經悉熟,暇則學習滿語和騎射,各達精純。為人純孝友愛,為父所重,嫡母、生母均愛之。童年時代隨侍其父游宦江南各省。年18循例進京當差。19歲,其父獲罪,舒敏兄弟6人均被遣戍伊犁,嘉慶四年始赦還。在戍期間,舒敏惟閉戶讀書,并編成古書注釋4巨冊,題曰《適齋字課》。暇時,則與二三知己為道義交,間及文字。其中與舒紹曾尤為莫逆,與友人倡和吟詠,遂積詩數百篇,題其集為《秋笳吟》。嘉慶八年冬患右脅痛,庸醫下錯藥,毒發而死,年僅27歲。后因其子崇恩官吏部員外郎,得追封為奉政大夫。崇恩18歲時,其母以 《秋笳吟》相授,令其珍藏相傳,崇恩親自繕錄一通,并蒐集其遇赦旋里后作的詩,編為《課花軒遺草》,附于前集之后,合刊于道光二十二年,名為《適齋居士集》。書首有舒敏之友舒其紹以及文孚、湯金釗所撰序言三篇,有丈人德新所繪小像一幅,并王尊澤題詞一首、子崇恩親撰舒敏行述一篇。書后又有崇恩所撰的一篇跋。舒其紹評舒敏詩曰:“君門第與長吉同,而詩則昌明博大,秀骨天成。假使得永其年,以之鼓吹休明,造詣當出長吉上?!蔽逆谠u曰:“余細讀諸作,典雅清新,自抒胸臆,不寄他人籬下。倘天假以年,烏容量其所到?!贝思?卷,前3卷為《秋笳吟》上中下三部分,第四卷為《課花軒遺草》??v觀此集,當以謫戍期間諸作最富詩的激情,藝術上也很有功力,是集中精華之所萃。舒敏雖早夭,但遭遇不幸,感觸良深,其詩在清代滿族作家之林中,不失為上乘之作,頗值得一讀。
上一篇:《胤禛》
下一篇:寶廷《蘆溝橋(選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