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安穩,彼此關系勿輕視
原典
婦人之性,率寵子婿而虐兒婦,寵婿,則兄弟之怨生焉;虐婦,則姊妹之讒行焉。然則女之行留,皆得罪于其家者,母實為之。至有諺曰:“落索阿姑餐。”此其相報也。家之常弊,可不誡哉!
譯釋
婦女的秉性,大多寵愛女婿而虐待兒媳婦,寵愛女婿,那兒子就會因此心生怨恨;虐待兒媳,那女兒就易進讒言。這樣看來,女人不論出嫁還是待嫁在家都會得罪家人,這都是當母親的造成的。以至俗話有道:“婆婆吃飯好冷清。”說兒媳婦以冷落來報復婆婆。這是家庭里常見的弊端,不能不警誡啊!
解讀
家庭和睦需要每個人盡力而為
一個家庭的和諧與否,在于這個家庭中的成員是否能夠和睦相處。起初,這個家庭可能是一家三口,一家四口……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陸續會有新的成員加入進來,比如兒媳、女婿……新的家庭成員的加入會給這個家庭帶來一些不一樣的東西,比如生活習慣的改變等。由于兩代人有著不同的價值觀念,隨著時間的推移,在某些瑣碎的家庭事務上就容易發生一系列矛盾、沖突。其中最常見的,就是剪不斷理還亂的婆媳關系了。
正如顏之推在《顏氏家訓·治家》篇中所說的那樣:“婦人之性,率寵子婿而虐兒婦”,為人之母,最容易寵愛女婿而虐待兒媳婦,這大概是由人性決定的吧。母親害怕嫁出去的女兒受苦,自然會對女婿好,這樣就容易感化女婿,使其加深對女兒的愛。兒子是母親的心頭肉,兒媳婦的加入分擔了母親對兒子的愛,如果兒媳婦能夠對兒子體貼照顧,當母親的就會覺得理所當然;反之,如果兒媳婦對兒子不夠體貼,母親就認為兒子受苦了,和兒媳婦之間的關系就會惡化。
宋高宗紹興十四年,20歲的陸游和表妹唐婉結為伴侶。兩人從小青梅竹馬,婚后相敬如賓。但是,陸游的母親并不喜歡唐婉,到最后甚至強迫陸游和唐婉離婚。每次陸游向母親懇求的時候,都會遭到了母親的責罵。
陸游在母親的再三強迫下與唐婉忍痛分離。后來,陸游遂母親的心愿,另娶王氏為妻,唐婉也在父親的要求下嫁給同郡的趙士程。一對恩愛的夫妻就這樣被無情地拆散了。
十年后的一個春天,陸游在沈家花園借酒澆愁之時,突然意外地看見了唐婉及其改嫁后的丈夫趙士程。盡管與唐婉分離多年,但是陸游對唐婉的感情并沒有完全消失。于是,陸游在粉墻之上奮筆題下《釵頭鳳》這首千古絕唱:
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墻柳。
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
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
桃花落,閑池閣。
山盟雖在,錦書難托。
莫!莫!莫!
陸游走后,唐婉孤零零地站在那里,將這首《釵頭鳳》詞從頭至尾反復看了幾遍,也寫了一首《釵頭鳳》詞:
世情惡,人情薄,雨送黃昏花易落。
曉風干,淚痕殘,欲箋心事,獨倚斜欄。
難!難!難!
人成個,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
瞞!瞞!瞞!
不久,唐婉便郁悶成病而死。陸游后來曾多次來到沈園題詞懷念唐婉。他們之間被人千古傳誦的愛情故事因婆媳關系不和而支離破碎。這是舊社會的悲哀,更是古代女子的悲哀。
婆媳關系,這似乎是所有家庭都會碰到的一個難題,尤其是那些兩代人生活在一起的家庭,婆媳之間幾乎就沒有不產生摩擦的,因此也就難怪有人會說“婆媳簡直就是天敵”了。那么真的就沒有相處得很好的婆媳嗎?也不盡然,有些家庭婆媳之間關系就很是融洽,那么她們是靠什么讓“天敵”與自己親密起來的呢?
其實婆媳之間的關系很好相處,關鍵就是彼此要能容忍對方的缺點,欣賞對方的優點。如果總是斤斤計較,雞蛋里挑骨頭,那么婆媳間將永遠沒有安寧的一天,即將上演的只會是“婆媳大戰”。
婆媳雙方想要擁有彼此和睦、相親相愛的關系,那么首先就要對這種人際關系有正確的認識。婆媳雙方都要承認對方有獨立的人格和經濟地位,雙方之間的關系是一種平等的人際關系,而不是一種一方必須依從于另一方的支配與被支配的關系。其次,家庭關系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諒解,彼此都要學會站在對方的立場去考慮問題。我們的先輩在處理人際關系中所提倡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這個道理,媳婦應該想想,如果對方是自己的父母自己又該如何呢?婆婆也應該想想,如果媳婦是自己的閨女,自己是不是就會更體諒對方一些。
其實不僅僅是婆媳關系,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莫不如此。要想讓家庭更加和睦,家庭中的每個成員都要學會理解和寬容,都要以一種博大的胸懷來處理彼此之間的關系,唯有如此,整個家庭才能和睦,每個人的臉上才能掛滿笑容。
顏氏家訓精華
家庭關系的融洽與否,關鍵要看家庭成員之間是否能夠做到彼此理解與尊重。如果在摩擦或矛盾產生時,每個人都能寬容諒解一些,那么生活中的所有問題都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上一篇:《婚姻嫁娶,切莫貪榮求利》顏氏家訓解讀|譯文|原文
下一篇:《尊重他人,不憑著人的富貴還是貧賤看人》顏氏家訓解讀|譯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