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梁甫行》簡介|介紹|概況
樂府詩篇名。一作《梁甫行》。三國魏曹植作。關于此詩的寫作年代和主旨,歷來多有不同看法。清寶香山人說:“此憫賢人隱而不用于世也。”(《三家詩》曹集卷二)陳祚明說:“寫得蕭瑟,豈徙封臨菑時作耶?”(《采菽堂古詩選》卷六)朱乾說:“亦以詠齊之風土也。此詩殆作于封東阿、鄄城之日乎?……無矜恤之心,而有鄙夷之意,子建亦昧于素位之義矣?!?《樂府正義》卷九)朱緒曾說:“東阿、鄄城皆非邊海之地,此憫漢末黃巾寇亂,民人流離而作。朱乾所論非也?!?《曹子建集考異》)今人余冠英說:“這詩寫邊海貧民生活之苦。第二句似乎有諷朝廷德澤不能及于邊民的意思。有人以為是作者寫自己的貧困,因為作者屢次遷徙,也曾有過‘連遇瘠土,衣食不濟’的情況,但曹植的封地只臨菑較近海,臨菑并非瘠地,其說不可從?!?《樂府詩選》)徐公持說:“《泰山梁甫行》約作于建安十二年曹軍北征三郡烏桓途中,曹植隨軍到了北方濱海地帶,他對那里的異域風土和邊地人民的貧困生活產生了強烈印象?!娎锩黠@地流露了對‘邊海民’的關切和同情?!?《中國歷代著名文學家評傳》第一卷《曹植》)牛淼祥說:“在曹叡的時代徭役繁興,賦斂苛細,百姓為了逃避征調,常常不敢家居而竄入山林;詩中寫的正是這種悲慘情景?!?《古詩鑒賞辭典》中《泰山梁甫行》篇)現在一般認為,此詩大約是曹植早年的作品。詩中反映了漢末以來軍閥混戰給勞動人民帶來的痛苦,反映了邊海農村的殘破荒涼景象,表現了詩人對人民苦難的深切同情。其風格質樸渾厚,在曹植詩中別具一格。
上一篇:《泮水》簡析|導讀|概況|介紹
下一篇:《洛陽伽藍記》簡析|導讀|概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