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理學·修養·坐忘
道家修養方法及其達到的精神境界。語出 《莊子·大宗師》: “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于大通 (道),此謂坐忘。”這是說的一種物我兩忘的境界。據王先謙注釋,“坐忘” 就是 “坐而自忘其身”。《莊子·齊物論》 有一段非常具體的描述: 南郭子綦靠桌幾而坐,仰天而噓,形如槁木,心如死灰。弟子怪而問之,南郭子綦回答: “今者吾喪我。”由此可知,所謂 “坐忘”,實際上就是通過靜坐養氣,排除一切知識與情欲雜念,保持內心的虛靜狀態,來達到物我兩忘的精神境界,對是非、成敗、禍福、哀樂、生死都無動于衷,從而與 “道”融合相通。這就是道家神往的“真人”境界,是一種精神遨游于天地之間的自由狀態。《莊子·大宗師》 說: “泉涸,魚相與處于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又說: “魚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術。”莊子曾自命是 “游方之外者”,但要脫離形骸遠離人世間,卻是一種不能實行的玄想。這個 “坐忘” 便給“游方之內者” 也提供了 “相忘乎道術” 的方法,其實,這就是現代中國人人皆知的氣功。
上一篇:經濟學·制度·均輸
下一篇:政治學·學說·大一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