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二選一》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注釋】
(1)此詩作于光宗紹熙三年(1192)。組詩兩首,這是第二首。
(2)僵臥:年老多病,腿腳不便,躺在床上。含有寂寞,無所作為之意。不自哀:不哀傷、不悲觀、不泄氣。
(3)尚思:還在思念著。戍:(音:樹)保衛防守。輪臺:今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輪臺縣,此處泛指北方邊疆。
(4)夜闌:夜深。
(5)鐵馬:披著鐵甲的戰馬。也指精銳的騎兵部隊。冰河:北方冰凍的河流。
【賞析心得】
光宗紹熙三年(1192),陸游上奏主戰,因支持者周必大罷相,隨即也被罷職。他兩袖清風,回到老家山陰,朝廷俸祿又時斷時續,生活頗為艱辛,再加衰老多病、年近古稀,困頓孤村,僵臥在床,腿腳行動也很不便。然而,即使這樣,他“窮且益堅”,報國之志仍然不變。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首兩句表白,他決不顧影自憐,收復故土,憂國憂民,從未失去信心,更不悲觀泄氣,誓要收復故土,實現復國大業。這年年底,農歷十一月四日深夜,忽然風雨大作,似有千軍萬馬馳騁而過,“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作者雖然僵臥孤村,心弦卻為之撥動,激情澎湃、隨著風雨奔赴抗金前線、北方疆場。但我們的詩人畢竟年老力衰,在這風雨交加的夜闌之時,終于迷迷糊糊睡過去了。哪知,睡夢中他竟真的跨過冰河,揮劍殺敵、披靡向前,馳騁鐵馬、英勇殺敵。這首詩強烈表達了作者憂國憂民、抗戰到底的信心和決心。對照當時的現實,又是多么沉痛地反映了壯志難酬、報國無門的無奈與悲憤!
上一篇:陳師道《十七日觀潮》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下一篇:劉禹錫《石頭城》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