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近代散文作品·魏晉南北朝·讓縣自明本志令》簡析
曹操著。見《三國志·武帝紀》裴松之注引《魏武故事》,收于《中國歷代散文選》上冊。漢獻帝建安元年(196)曹操迎獻帝遷都許昌,獻帝以曹操為大將軍,封武平侯。建安十三年任丞相,遂總攬朝政,“挾天子以令諸侯”,因而招致朝野謗議,說他將篡漢自立。為此,曹操于建安十五年(210)頒發了這篇文告。題目系后人所加。文章坦率地敘述了自己政治抱負的發展過程。起初原只想做一郡太守,“除殘去穢,平心選舉”,辦好地方政教,但為權臣貴戚所不容,遂托病還家,準備隱居讀書,不求聞達。在被征聘為典軍校尉時,也只希望“為國家討賊立功”,以求得封侯作征西將軍。后遭逢關東各州郡起兵討伐董卓,天下擾攘,終于不得不負起平定天下的重任,南討袁術,北破袁紹,平定荊州,功業屢建,“身為宰相”。但自以為“人臣之貴已極,意望已過”,表示不忘先王的行事,唯有守義為國之意,并無代漢自立之心。最后突出了自己今天所處的地位與國家的關系,點明不釋兵權既是自衛亦以衛國,不能“慕虛名而處實禍”,但可讓出三縣戶二萬,以減少謗議。全文稱心而道,無所掩飾、顧忌,說得坦率而典重,表現出一個杰出政治家的氣質和見識。文筆蒼勁,氣勢雄偉飛動,是漢末魏初“清峻通脫”文風的代表作。
上一篇:《散文·西行散記》簡析
下一篇:《散文·記左權同志》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