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曉文
中篇小說。作者周梅森。發表于《鐘山》1986年第6期,獲1985——1986年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小說記敘的是臺兒莊大捷之后不久,徐州防御戰中被日軍俘虜的四百多名國民黨軍隊戰俘的一次暴動。俘虜們在離徐州城百里左右的一個煤礦里作苦力。孟新澤被俘前是炮營營長,他早就下定了在這場民族的正義戰爭中以死報國的決心,因此一直為自己的投降行為感到內疚,這時他決心率領俘虜們拼個魚死網破。但是活命的愿望使每個俘虜的心態變得十分復雜,因此孟新澤不能不十分謹慎地注意保密。這天耗子老祁去探洞后接著就有人向日軍告密了,老祁受到殘酷的折磨。孟新澤等人搞清了告密人是張麻子。粗魯、勇敢的田德勝自告奮勇結果了他。日寇高橋太君不相信張麻子死于煤頂的冒落,他讓六號屋的俘虜們全在中午火毒的太陽下罰站進行逼供。排長劉子平從知道暴動消息起就想向日本人告密來換取自己的活命,但他知道這也和搞暴動同樣危險,一不小心就會死在自己兄弟手里。排長王紹恒是個軟弱的人,他不會抗得住高橋的嚴刑,但這時他昏倒了。最后,這里的最高長官龍澤壽大佐結束了這場意志的較量。罰站之后,劉子平就找機會將暴動計劃初步透露給了高橋。再次下井時,田德勝在掩護下按照老祁的做法去探洞,結果發現那是一個死洞。高橋再次提審劉子平,劉子平說最近暴動就要進行。但他不知道,孟新澤就將暴動時間安排在當天晚上。深夜,全體俘虜下井后,孟新澤首先干掉監工孫四和劉八爺,宣布立即暴動。劉子平認定暴動不能成功,就借掐電線的機會向高橋告了密。日軍派來增援部隊,嚴密封鎖了洞口。雖然地層下的暴動在孟新澤的組織下非常順利,但是他們無法登上洞口。一度曾是個告密者的項福廣勇敢地參加了暴動,他第一個犧牲在洞口,用生命證實了自己的忠誠。絕望的俘虜們要抓起孟新澤交給日本人換取活命,但孟新澤被田德勝等人掩護起來。天亮以后,大多數戰俘正要投降,老祁發現了井下的彈藥庫并將它點燃。剛剛爬出洞口就要投降的王紹恒正在暗自慶幸,立刻死在了日本人的機槍下。戰俘們絕大部分喪生。孟新澤從昏迷之中醒來,扒開以前發現的死洞,爬出地面。而后田德勝也爬了出來。熟悉的軍歌響起在孟新澤的耳畔。他們借著夜幕的掩擴,向大道走去。作者將人生置于特定的特殊環境中。在這種環境中,保持生命成為生存最真實最本質的內容。于是以生存為中心,價值得到了重新調整。為了活下去,在彼此的競爭中,人的惡的本質得到了赤裸裸的表現,人活得像條狼,沒有良心,沒有廉恥和尊嚴。作品表現了作者對生存和人的本質的深刻思考。
上一篇:孫宜君《軍帽底下的眼睛》當代文學作品賞析
下一篇:孫宜君《冬之歌》當代文學作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