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浪淘沙詞九首選三》
(一)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注釋】
(1)浪淘沙詞:浪淘沙:唐教坊曲名,源于民間,多以波浪風水起興,《樂府詩集》列為《近代曲詞》。《浪淘沙》是劉禹錫離開巴山楚水回到洛陽時的作品,作者時年五十六歲。
(2)這首為《浪淘沙詞九首》中的第一篇。
(3)九曲黃河:黃河河道多曲折,古有自源入海、九曲黃河之說。
(4)簸(bō跛):顛簸起伏不定,此處意為“揚棄”。天涯:天邊。
(5)銀河:天河。它本是宇宙中大量恒星組成的一個星系,因在晴朗夏夜,常呈白云狀的光帶,古人認為是天河,還誤為黃河與銀河是相通的。民間曾傳說漢武帝派張騫出使大夏,乘筏尋找黃河源頭,直上銀河的美麗故事。牽牛、織女:即牽牛星和織女星。動人的民間故事《牛郎織女》即從星名推衍而來。據說,古代有人駕舟沿黃河溯流而上,最終到達了天河牽??椗?,得到織女贈送的一塊支機石而還。又傳說織女本為天帝孫女,終年織造云錦,自嫁與牛郎,不再織錦,惹怒天帝,強令拆散牛郎織女,分隔銀河兩邊,只能相望相思。只有在農歷每年七月七日,才允許烏鵲搭橋,讓其相會。
【賞析心得】
《浪淘沙九首》是民歌體的政治抒情詩,始作于貶謫地巴山楚水的連州、朗州、虁州等地,結稿于唐文宗大和元年(827),作者脫離謫籍,分司洛陽之際,時間跨度達二十余年。它以我國黃河、長江、淮水、錢塘江等名流大川為寬闊的大自然背景,兼以“浪淘風簸”的貶謫生涯為政治背景,或寫景況、或述見聞、或發(fā)所感、或歌或議,一首一意,各有興會,其思想內容和藝術成就都可以與作者《竹枝詞》相媲美,重墨渲染,描寫了萬里黃沙、浪淘風簸、濤聲吼地、高浪觸山、沙堆似雪的壯麗景觀,反映了政治風浪的兇險詭異;繼而又輕描淡寫,洛橋日斜、碧流淺砂、清淮曉色、燕子爭歸、濯錦鴛鴦、晚霞比美、日照澄州、沙里淘金、回唱迎神,在贊頌江山多嬌的圖畫中,謳歌人民大眾濯錦淘沙漉金的勞動生活,抒發(fā)作者熱愛祖國大好河山,并為之奮斗不止的博大胸懷。
本篇是《浪淘沙詞九首》的第一首,作者潑墨書寫、重筆揮動,描寫了發(fā)源天涯的九曲黃河,萬里夾沙,滾滾而來,浪淘風簸,奔騰千里的壯麗景況。倔強的詩人,今欲反其道行之,他要迎風斗浪,逆流而上直抵黃河源頭,決心像漢代大使張騫那樣,乘筏直達銀河上的牛郎織女家,探個究竟。這首詩充分表現了作者豪邁的氣概和獨特的思維。也許,他想問一問,黃河源頭是否直通銀河?萬里泥沙從哪里來?黃河為何猶如人間事、浪淘風簸如此險、是非曲折何其多?等等。表現了詩人一究到底,頑強斗爭的大無畏精神。
(二)
日照澄洲江霧開,淘金女伴滿江隈。
美人首飾侯王印,盡是沙中浪底來。
【注釋】
(1)這篇是《浪淘沙詞九曲》第六首。
(2)澄洲:清澈江水突出的沙洲高地。
(3)江隈:(wēi威):江岸彎曲之處。
(4)美人:指貴族婦女。
【賞析心得】
本詩為《浪淘沙詞》第六首,立意高妙,在其他諸首之上。詩一開頭,鮮艷畫面,便呈現眼前:一輪紅日冉冉升起,漸漸驅散江上晨霧。勞動女工、淘金姑娘結伴而來,布滿江隈,在水流彎曲之處開始了繁重而熱鬧的淘金勞動。被貶詩人離開京城,近距離接觸勞動婦女的淘金生活,才終于看到了貴族婦人佩戴的首飾、帝王將侯的金印竟是無數勞動婦女泡浸在水中,成年累月在無窮無盡的黃沙中千淘萬漉,一粒粒千辛萬苦淘出來的。在作者的心目中,江隈淘金女的形象立即高大無比,而那些不勞而獲、坐享其成的穿金戴銀的貴族婦女和“獨垂重印”的達官貴人則相形見絀,猥瑣矮小。詩人對這種社會現實給予了無情的批判,對淘金婦女給予了熱情的贊頌。
(三)
莫道讒言如浪深,莫言遷客似沙沉。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注釋】
(1)這篇是《浪淘沙詞九首》的第八首。
(2)遷客:被貶謫之人。
(3)漉:(Lù鹿):過濾、淘洗。
【賞析心得】
這首詩是借淘沙自寫身世,富于哲理的總結。詩中指出,哪怕攻擊誣陷別人的讒言鋪天蓋地、掀起風浪,把水攪渾;哪怕將忠義之臣貶謫流放到遠方,壓制在江河沙底,但經過歲月的考驗,千辛萬苦的淘洗,待到進讒之人如狂沙吹盡,沉甸甸、黃燦燦的金子就會現出本質,發(fā)出光芒。此詩表達了作者長期貶謫,但對國家對人民金子般的一片忠心。“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正如作者的詩情所言,他對前途充滿無限信心。
上一篇:夏元鼎《絕句》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下一篇:賀鑄《茅塘馬上》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