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南隨筆》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柳南隨筆》6卷,《續筆》4卷,清王應奎撰。王應奎,字東淑,號柳南,江蘇常熟人,生活在康熙乾隆間,年少以詩知名,屢試科場均未中式,遂退隱山居,以著述為事。《隨筆》初刊于乾隆五年(1740),后來作者又仿洪邁《容齋隨筆》之例,再作《續筆》,刊于乾隆二十二年,后人將其合刊為一編。
此書內容大致可分為兩類,一是記自已的平生見聞,作者廣識博聞,喜訪舊事軼聞,書中很大一部分內容是記清代文人士大夫的遺聞瑣事,對王士禛、趙執信、馮斑、錢謙益等人都有記述和評論,它如第3卷記金圣嘆的獲罪處死經過,也可資考證。二是經史考證、詩文品評,這是本書最主要的內容,其中也不乏可取之處。如第5卷考戒指之起源,謂古代只有后妃嬪妾在月經及妊娠期間戴此物,名為“戒止”,今人則常戴不去,甚至男子也有戴者,成為一種飾物,且將其名訛為“戒指”。《續編》第1卷“布袋”條,謂世稱贅婿為布袋,前人不解其義,或曰如入布袋不能伸頭出氣,作者認為布袋當是“補代”之訛,因有女無子之家恐香火中絕,招婿以補其代,故名。雖系推測,但可備一說。書中還有一些議論,表現出作者見識較為通達,如第4卷對某些流行的書生習氣進行了批評,明清文人不論是作文還是談話,提到地名必用古稱,如稱昆山必曰玉峰,稱江陰必曰澄江,稱常熟必曰虞山。作者對這種做法很不以為然。此書1983年中華書局出版點校本。
上一篇:《本草綱目拾遺》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桯史》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