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類·攬鏡自照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依據】以女性描寫女性情緒之作品數闋,此之謂攬鏡自照,以此言真,更無有
真于此者矣。(梁啟勛《詞學》下編)
【詞例】
鳳凰臺上憶吹簫
李清照
香冷金猊,被翻紅浪,起來慵自梳頭。任寶奩塵滿,日上簾鉤。生怕離懷別苦,多少事,欲說還休。新來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休休。這回去也,千萬遍《陽關》,也則難留。念武陵人遠,煙鎖秦樓。唯有樓前流水,應念我、終日凝眸。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
【解析】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有這樣一種怪現象,描寫女性心態的作品大都出自男子之手。他們假托女子口吻,描寫女子的苦悶、孤獨和內心的渴望,雖然也不乏精彩之作,但畢竟是代人立言,終隔一層,不如女性攬鏡自照,自己寫自己的內心情感來得真切、自然。讀著名女詞人李清照的詞作,我們會明顯地感覺到這一點。
李清照的 《鳳凰臺上憶吹簫》,寫自己的離愁別緒,表現了對丈夫的深摯情感,筆法深婉細膩,極富女性韻味。請看前面幾句描寫: 香爐里的香早已熄滅,卻無心再添; 起身后,被子亂攤在床上,如翻涌的紅浪。太陽高懸了,還懶洋洋地不想梳頭; 寶奩落滿了灰塵,也懶得拂試。以上通過對環境及人物動作、心理的描寫,表現了作者慵懶、煩悶、百事無心的情緒。在古典詩詞里,描寫女性慵懶情態的句子比比皆是,但象這位女作家這樣寫得如此細致、生動、準確、傳神的,實不多見。整整五句,就寫了一個“慵”字,這種緩慢的節奏,很好地烘托出了懶散、慵倦的氣氛。“生怕離懷別苦”一句,點出了情緒不佳的原因,原來作者正在為行將到來的離別而苦惱。作者與丈夫的分離已不止一次了,她深切地體驗過相思的痛楚和孤獨的況味。“生怕”二字,既寫出了臨別的傷懷,也包含了對以往離別的痛苦回憶。“多少事、欲說還休”,分手前,有多少心腹之言,多少幽怨之情要向丈夫傾訴啊,但她卻竭力克制住了,是極度的苦悶壓得她沉默了,還是不忍心給丈夫增添煩惱? 抑或是覺得說了也無用,不如不說的好?滿腹心事,卻又半吞半吐,欲言又止,女性的那種深沉含蓄,細膩豐富的內心情感,被刻劃得極其準確、生動。“新來瘦”,寫自己近來心情抑郁,形容憔悴。為什么會這樣呢?下面寫道:“非干病酒,不是悲秋”。這兩句與前面的“欲說還休”一脈相承,作者只是說自己的愁苦、消瘦與悲秋和病酒無干,至于具體是什么原因,沒有明確交待。我們聯系上下文,自然就會知道,她是由于 “離懷別苦”的折磨才日漸瘦損的。作者不直接表露離情,而是以側筆巧妙曲折地暗示出來,筆調柔婉含蓄,隱約不露,唯妙唯肖地勾畫出了女子的情態。
男作家描寫女性心理,不能說是不真實,但他們往往將女子的心理活動甚至內心最隱秘的一角,毫不遮掩地展示出來,不象女作家抒寫自己的情懷時,會表現出一種 “猶抱琵琶半遮面”似的羞赧和矜持,體現出十足的女性味道。他們寫的是女性心理,而表達方式卻是男性化的。
換頭用疊字來加重語氣,“休休”,意謂 “罷了,罷了”。“這回去也,千萬遍 《陽關》,也則難留”。這幾句是全詞的感情高潮,盡管前面作者已經在為離別黯然傷神,但究竟還有一線挽留的希望,不至于太沮喪。現在,幾番相勸,仍然無法留住丈夫,潛藏于心中的含蓄的情感終于爆發了,“休休”二字,將作者的無奈、失望、懊惱等種種復雜的情緒,傳神地刻劃出來。下面想象丈夫遠行后自己的孤寂、凄涼。“念武陵人遠,煙鎖秦樓”。此處用了兩個典故。武陵人指的是入天臺山遇二仙女的劉晨和阮肇,與陶淵明 《桃花源記》 中的武陵人不同,這里借劉、阮指遠行的丈夫。秦樓即鳳臺,是仙人蕭史與秦穆公的女兒弄玉升仙以前所住的地方,這里指作者的住所。這兩句描繪出一幅人去樓空,愁云慘霧的蕭寂景象。“唯有樓前流水”三句是說,丈夫走后,自己將終日倚樓,苦苦期盼。何等纏綿悱惻,一往而情深! 最妙的是,作者不直接說出無人理解自己的相思之苦,而是說能夠憐念她的只有樓前的流水,一片孤獨之狀,溢于筆端。象這樣的癡情之語,如若不是親身體驗,無論如何是說不出來的。最后作者寫道:“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以前的 “新來瘦”,是由于臨別的感傷,而離別后的凄苦更甚于別前,所以說是 “一段新愁”。分手前的離愁已經令人無法忍受,別后的相思會更加痛苦不堪。而對別后痛苦的想象,更加劇了眼前的愁苦。作者以別后新愁,來襯托和強化眼前的離愁,感情百轉千回,深摯纏綿。
這首詞因為表達的是作者內心真實的感受,沒有絲毫的矯飾、做作,所以寫得情真意切,深摯感人,具有扣人心弦的藝術效果。另外,這種細致入微,一波三折的表達方式,也明確地顯示出有文化修養的貴族女性所特有的細膩、含蓄、典雅、莊重,表現出鮮明的個性特征,因而更增強了作品的真實感。
真實,是藝術的生命。無病呻吟,為文造情的作品,是不會有任何感染力的。文學作品只有表現了作家的真情實感,尤其是表現作家親身體驗到的深切、獨特的內心感受,才能使作品產生強烈的藝術魅力,深深地打動讀者。所謂 “窮苦之詞易工”、“憤怒出詩人”,強調的也是這個道理。遭遇坎坷的人,一段凄楚、怨憤之情郁結于心,發而為詩,因其情感真摯沉痛,字字從肺腑中流出,如泣如訴,如悲憤的吶喊,所以才會產生凄惻動人,回腸蕩氣的藝術效果。
當然,我們強調文學作品要表現內心真實的情感體驗,不等于說,作家必須寫自己的親身經歷。只要對描寫對象有全面細致的了解和深刻的體察,就完全有可能寫出有真情實感的好作品。只不過是,寫自己的親歷、自己的切身體驗,容易寫好罷了。因此可以說,在女性題材的創作中,女作家“攬鏡自照”比男作家越俎代庖,更容易成功。
上一篇:抒情類·攬景興懷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下一篇:抒情類·感物興懷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