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shī)詞典故·董相陵
【出典】 《漢書》卷五六《董仲舒?zhèn)鳌罚骸疤熳右灾偈鏋榻枷啵乱淄酢!?公孫)弘乃言于上曰:‘獨(dú)董仲舒可使相膠西王。’……凡相兩國(guó)。”唐·李肇《唐國(guó)史補(bǔ)》卷下:“董仲舒墓,門人過皆下馬,故謂之下馬陵。”
【釋義】 漢代董仲舒兩度任藩王國(guó)相,故有“董相”之稱。董仲舒的陵墓在長(zhǎng)安城東南,與曲江近,唐代時(shí)這一帶成了妓女聚處。后人以“董相陵”作為憑吊古跡、感嘆功名富貴不常的典故。
【例句】 董相陵荒,賀公湖在,俯仰成陳跡。(劉克莊《念奴嬌·七月望夕觀月……》2604)這里以“董相陵荒”感嘆古人久逝。
上一篇:典故《董相天人策》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讀書精舍》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