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類·意中摹想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依據】此久別憶內詞耳。語語是意中摹想而得,意致纏綿中繪出,盡是鏡花水月,與杜少陵“今夜鄜州月”一律同看。(黃蘇 《蓼園詞選》)
【詞例】
眼 兒 媚
阮 閱
樓上黃昏杏花寒,斜月小欄干。一雙燕子,兩行征雁,畫角聲殘。綺窗人在東風里,灑淚對春閑。也應似舊,盈盈秋水,淡淡春山。
【解析】胡仔 《苕溪漁隱叢話》 說,這首詞是一個官吏調離后寫給他所眷戀的歌妓以寄托懷念之情。黃蓼園認為,它是久出不歸的丈夫為憶念獨居在家的妻子而作。黃氏又認為,此詞所寫,都是遠行人“意中摹想”(即想象)妻子在家里的種種情形,藝術構思與杜甫的五律 《月夜》 相同。杜甫原詩是這樣的: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
此詩作于安史之亂爆發后,杜甫一家流亡在鄜州 (治所在今陜西富縣)、他本人被羈留長安時期。杜甫本是感情摯厚之人,遭此紛亂,不勝思念寄身鄜州的妻子、兒女,遂作詩寄意。首聯想象鄜州的妻子在 “看月”思己,“入手便擺落現境,純從對面著筆,蹊徑甚別。” (紀昀《〈瀛奎律髓〉刊誤》) 頷聯進一步想象妻子在 “憶長安”(思念自己),而 “小兒女”卻因年幼無知全不懂得,借此突出了妻子之 “獨”。頸聯想象妻子此時正久立月下遙望長安,以致夜霧沾濕鬢發,手臂陣陣生寒。尾聯也出于想象,詩人設想以后如有太平之日,夫妻就能夠倚著帷幔一同賞月,讓月光照干淚水。所以全詩八句,句句都是 “意中摹想而得”,生動表達了詩人對家人的不勝眷念。浦起龍評此詩曰:“心已馳神到彼,詩從對面飛來,悲惋微至,精麗絕倫,又妙在無一字不從月色照出也。”(《讀杜心解》 卷3)對杜甫此詩的巧妙構思贊賞備至。
下面我們來看阮閱的 《眼兒媚》 詞。
上片攝下想象中的女子在日常生活里的一個富有包孕的片斷。時間是在早春的黃昏。她登上畫樓,扶著精致玲瓏的欄桿上下流觀。樓下庭院里,嬌嫩的杏花在尚有寒意的春風里怯怯顫動,眺望天空,一彎淡淡的新月已高掛天邊; 高遠處,有征雁排成整齊的兩行向北飛去; 低近處,一雙燕子在歡悅地鳴叫著、追逐著。正在此時,又有畫角聲隱隱約約、斷斷續續地傳了過來。以上描寫,除“寒”、“殘”表示狀態外,其他都是純客觀的物象呈示,至于那位女子的心緒、感受,更無一字涉及。但是,仔細品味詞人所勾畫的藝術境界,就不難發現登樓女子的怨艾之情。黃昏,象征著時間的逝去,青春的消失; 杏花寒,象征著她孤苦無依的窘迫處境; 目睹雙燕,她或許會想起梁·簡文帝的的 《金閨思》 詩:“游子久不返,妾身當何依? 日移孤影動,羞睹雙燕飛”,激起她思念遠人的愁情;遙認征雁,也必定會使她感嘆 “衡陽旅雁歸” (南朝劉孝綽《賦得始歸雁詩》),良人何時還?至于斷斷續續、忽有忽無的畫角聲,也只能使她本來已很悲苦的心緒更添幾分凄涼。宋詞里,常有以 “畫角聲”渲染悲切氛圍的,如范仲淹 《漁家傲》: “四面邊聲連角起”,秦觀 《滿庭芳》“畫角聲斷譙門”,張先 《青門引》 :“樓頭畫角風吹醒”。上片雖是純客觀之景物描寫,卻同時也反映了女子“別有幽愁暗恨生”的情感世界。遠行人如此 “意中摹想”,與杜甫想象妻子“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一樣,足可見出其纏綿的意致。
過變 “倚窗人在東風里,灑淚對春閑”,換片不換意,仍在想象女子的生活情狀,不過已從片斷描寫轉為過程描寫,想象她在整個春天都將迎風灑淚,對月傷感,閑愁滿懷。“也應似舊,盈盈秋水,淡淡春山。”至此,我們才知道以上都是遠人的 “意中摹想”,從這里開始,是正面敘寫遠人的心理活動。他猜想那位女子的情形該和過去差不多,眼波仍然如同清澈晶瑩的秋水,秀眉仍然如同淡淺黛色的春山。他希望遠方的情人能姣好如初,青春永駐。當然,這只是遠行人的美好愿望而已,這與杜甫的美好愿望“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又可作“一律同看”。試想,倚窗人整天的淚灑東風,又怎么會 “也應似舊”呢?
這首詞在構思上的最大特點是大膽馳騁想象,“純從對面著筆”,用淡雅清麗之筆摹寫意想中的女子所處的環境、見聞以及神態,從而更深婉地表達出對她的纏綿意致和刻骨相思。如果沒有“也應似舊”一句喚醒,我們簡直要以為通篇都是寫實了。于此也可見出這首詞的深婉柔美的特征。
意中摹想,即藝術想象,在文學藝術創作活動中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德國哲學家、美學家黑格爾說:“詩所特有的因素是創造的想象,而創造的想象對于每一種美的創造都是必要的,不管那種美屬于哪一種類型。”(《美學》 第1卷第114頁) 可以這樣認為,文藝作品是想象的結晶,沒有藝術想象,就不會有成功的文藝作品。曹植《洛神賦》,塑造了一個“明眸善睞”、“柔情綽態”的神女形象,那是靠了想象的神奇魅力,李白 《蜀道難》 描繪了 “蜀道”驚險而奇麗的山川,也是出于豐富的想象。宋詞里,蘇東坡代表作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念奴嬌》(大江東去)、《江城子》(十年生死),也無不有卓絕的想象力在起作用。只不過,“語語是意中摹想所得”、通篇從對面著筆的作品不多,所以黃蓼園要把此詞同老杜的言情名篇 《月夜》 詩相提并論。
上一篇:想象類·神如云煙縹緲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下一篇:含蓄類·言外句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