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類·神如云煙縹緲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依據】 昔人謂方回詞,妖冶如攬嬙施之祛,富艷如入金張之堂,幽索如屈、宋,悲壯如蘇、李,此猶論其貌耳。若論其神,則如云煙縹緲,不可方物。集中所選不多,然已足見此老面目。(陳廷焯 《詞壇叢話》)
【詞例】
好 女 兒
國 門 東
賀 鑄
車馬匆匆,會國門東。信人間自古銷魂處,指紅塵北道,碧波南浦,黃葉西風。候館娟娟新月,從今夜、與誰同? 想深閨獨守空床思,但頻占鏡鵲,悔分釵燕,長望書鴻!
【解析】神如云煙縹緲,指詞人的思緒紛紛擾擾,飄忽不定,不可方物是說情思的富于變幻,迷離不定。抒情詞要即景即事來發抒情感。有的偏于實景實事,寫得深穩沉著。有的實中有虛,但情事、景物仍很集中。另外一些抒情詞,多用虛筆,讓情思在想象的空間馳騁,神思眇眇,飄然而來,倏忽遠至,使詞境如云霞明滅,如煙靄紛紛,變幻飄忽,迷離不定。
《好女兒·車馬匆匆》 寫離別,詞人只開首以“車馬匆匆,會國門東”,概寫送別場面后便神魂遠逸,于空中構想,把離別的種種情事、場景聯綴起來,忽此忽彼,若遠若近,若斷若續,自由揮灑,點染成篇。詞人先化用江淹 《別賦》 中的名句,總提人間自古以來最傷離別:“信人間、自古銷魂處。”立意高遠,于是提起下面三句:“指紅塵北道,碧波南浦,黃葉西風。”這幾句是想象離別中的各種情境: 先想到北國紅塵紫陌的歧路而別,江南碧波輕舟的岸畔相送! 又有黃葉西風的清秋傷離……實境虛寫,意象紛生,隱顯多重,一個個想象中的美妙境界連環而生。詞人神思往來,詞境變幻迷離,不可定指。讀者迷離方定,詞人的神魂、意興,又遐飛遠舉,空際盤旋,描出一個個臆想的境界。他先想到行人別后的情景:“候館娟娟新月,從今夜,與誰同?”使人好象看到新月臨空,候館寂寂,客子孤懷感愴,輾轉不寐,不禁為之傷痛。可讀者剛入畫境,詞人的游思又飛逸而出,想象思婦的離情。“想深閨,獨守空床思,但頻占鏡鵲,悔分釵燕,長望書鴻!”夜思晝想,又忽而占卜歸期,忽而自悔輕離,最后又寄望于鴻雁傳書。詞人描畫的聯翩意象,又一個個閃出,迷離變幻,別有神味。從整體看來,全詞幾乎全是想象。而這些想象雖未離傷別,卻是幾多思緒,互不連屬,絲絲縷縷,紛紛擾擾,斷續無端,起落無跡。其神思的散漫飄逸,確是如云煙縹緲,不可方物。以神統攝,隨心造境,把種種離別之情寫得超妙、神遠,令人稱絕。
如煙云縹緲,不可方物,這是詞人思致飄逸,運筆以神,使詞篇空靈動蕩而生奇致。“清迥獨出”,“玲瓏高韻,由天機勝”。(《蓼園詞評》)情感本身就絲絲縷縷,如煙似霧,飄忽不定,往復回環。但對此須悟入、入神,方能撲捉思想的花絮,編織出變幻迷離、飽含情韻的連環畫面,使人如觀七采霓虹,閃耀不定,如看藍天浮云,飄游萬變。詞有這樣的思致、境界,便別有天地。頗具 “煙水迷離之致”,“低回要眇之情”,“妙義環生,變化莫測,探索無盡。” (陳匪石 《聲執》)歷代說詞者對這種詞格都非常推重。黃蓼園認為: 詞 “能得避實擊虛之法,故自不襲故常,豁人眉宇”。“凌空結撰,成一篇奇文。”詞 “清空中出意趣,無筆力者難為。”(《蓼園詞評》)劉熙載論詞專擬 “詞須空中蕩漾”一條,提出 “空中蕩漾最是詞家妙訣”,“詞要放得開”,“必如天上人間,去來無跡,斯為入妙(《藝概》)
寫詞于虛處起步,閑處著想,于空際傳神寫照,便可思理迢迢,縈回縹緲,傳難達之情,得綿遠不盡之意。如秦觀的 《虞美人·碧桃天上栽和露》。此詞抒寫人生失意之情。秦觀懷才不遇,仕途坎坷,每每失意。痛感生活中美好事物的被損被棄。為了把這種心靈深處的感悟表現出來,他以穎悟的詞心,調動想象,趨遣神思,創造出極虛極活、迷離變幻的詞境,表現了如云煙般縹緲的迷離之思。他首先想到、認定一種美:“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數。”接著想到這種美誤落人間便難免被毀被棄:“亂山深處水縈回,可惜一枝如畫,為誰開。”下面又從春的易逝難留,想到美的難于追求:“輕寒細雨情可限,不道春難管。”最后又從美好情意的難于久存,想到人生值得珍愛流連的美好時光轉瞬即逝:“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時候,斷人腸”,全詞上下四層,把對美的贊揚、追求、悼惜、感傷的復雜隱微、難于傳述的情感,表現得形象靈動,造妙入微。詞人心有靈犀,一片神行,奇思縹緲,在如煙霞明滅,如流云飄忽的迷離變幻中,展示出自己的心靈境界。描繪出起落紛紛,縈回縹緲的情思、意緒,傳難達之情,寄味于咸酸之外。
上一篇:想象類·化實為虛(二)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下一篇:想象類·意中摹想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