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類·布置格局法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依據】 作文之法,一題到手,先審明其題理,然后命意布局,首尾如何起結,中間如何扼要,振筆疾書,自無枝枝節節、格格不吐之病。作文然,填詞亦何獨不然?故作者每得一調,必先視其字數多寡,以定局勢之廣狹;再審其音節之抑揚高下,以定字面之虛實輕重。腔之頓挫處,即詞之頓挫處; 腔之轉折處,即詞之轉折處。古人填詞,往往前半闋寫景,后半闋寫情; 或先寫情而后寫景,或景中帶情,或情中雜景,或單調不盡而雙調; 而三迭四迭者,類如疊嶂奇峰,層層入勝,絕非迭床架屋,處處增厭也。總之,填詞之法,先當審題擇調,次則命意布局,務于起結之處,首尾銜接,過變之處,血脈貫通。無論幾許波折,自能一氣卷舒也。(劉坡公 《學詞百法》)
【詞例】
桂 枝 香
金陵懷古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殘陽里,背西風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鷺起,圖畫難足。念往昔、豪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千古憑高,對此漫嗟榮辱。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 遺曲!
【解析】詞受各個不同詞牌的制約,其格律要求特別嚴,因此,倚聲填詞格外講究結構的精密,注重格局的布置。布置格局應根據題意,注意起句、結句和過片。起句往往是所詠之意,統攝全篇;尤其是結句更是全篇的精神,“有有余不盡之意始佳”(張炎《詞源》卷下);至于過片,必須注意承上啟下,脈絡貫串,若承若轉,顧首顧尾方稱佳妙。古來詞家極重視詞的構篇布局之研究,沈義父云:“作大詞,先須立間架,將事與意分定了,第一要起得好,中間只鋪敘,過處要清新,最緊要是末句,須是有一好出場方妙。”(《樂府指迷》)具體安排詞中所極意描繪的內容則須注意情景兩者的融合,“詞或前景后情,或前情后景,或情景齊到,相間相融,各有其妙”(劉熙載《藝概》 卷四)。
王安石《桂枝香》,題目是金陵懷古,上片寫金陵之景,下片抒懷古之情。起首一句“登臨送目”,籠照全篇,上片描寫均為目中所見之景,下片懷古則為登臨后觸景生情。“正故國”二句,點明晚秋季節,初肅天氣。“千里澄江”二句,言江山之美,前句寫江是鳥瞰,后句寫山是遙望。千里澄江蜿蜒東下,好像飄動著的白色絲帶。青翠山峰,層疊相連,好像簇擁在一起,參差爭秀。此處寫澄江和翠峰是靜景。“征帆”二句寫動景,前句寫江景,后句寫岸上。夕陽斜照,江上船帆緩緩移動; 西風蕭瑟,岸上酒旗迎風飄蕩。“夕陽”、“西風”透露出衰颯景象,隱隱為下片懷古創造氣氛。“彩舟”二句寫江中遠景。極目遠望,水天相接處的彩舟,好象飄動在云際之間,依稀可辨;遠處粼粼閃光的江面上,一群白鷺在飛舞。“畫圖難足”句,極意贊賞故國之美,收束上述種種美景,自然地過渡不到下片懷古。過片“念往昔、繁華競逐”句,因上片登臨所見而引起了歷史盛衰之感,總領下片詞意。六朝君王,窮奢極欲,競相追逐,敗亡相繼。“繁華競逐”四字深刻地揭示了六朝更替的根本原因。“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繼。”前句用杜牧《臺城曲》“門外韓擒虎,樓頭張麗華”詩意,寫隋朝大將韓擒虎已兵臨宮城之外,陳后主還在醉生夢死,與寵妃張麗華飲酒尋歡。后句“悲恨相繼”,總括了六朝相繼而亡的教訓,也含有更深的現實意義。“千古”二句,“憑高”與“登臨”相呼應。登高臨遠,憑吊故國盛衰,又有什么用呢?“六朝”二句化用竇鞏 《南游感興》“傷心欲問前朝事,惟見江流去不回。日暮東風春草綠,鷓鴣飛上越王臺”詩意,巧妙地將懷古引向傷今。“流水”承上片“澄江”而來,“寒煙”、“凝綠”應上片“晚秋”。六朝舊事隨流水逝去,只留下寒煙籠罩著的沒有生氣的凝綠衰草。結尾“至今”三句,化用杜牧《夜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詩意,收束全詞。至今還時時聽到歌妓舞女唱起陳后主的亡國之音《玉樹后庭花》。詞人借古諷今,抒寫自己憂國傷時的情懷。
“前情后景”詞,如秦觀《八六子》 寫別后相思,起筆由情切入,結尾以景作結。此首詞的起首“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劃盡還生”三句,將離恨喻為“劃盡還生”的天涯芳草, 寫詞人難以抑制的凄苦之情。“念柳外青驄別后, 水邊紅袂分時”二句,“念”字領起一聯對句,承上啟下,引出對往事的回憶,點明恨深愁切之由來。上片結句“愴然暗驚”應起首的“恨如春草”,進一步表現相思之情。過片“無端天與娉婷”句,遠承上片“念”字,且暗接“愴然暗驚”句,天生姣好之貌,才使人思念不已,“愴然暗驚”。“夜月一簾幽夢,春風十里柔情”二句,概括過去歡娛的歲月。“怎奈向、歡娛漸隨流水素弦聲斷,翠綃香減”三句,情境急轉,言別后歡娛皆杳。“那堪片片飛花弄晚,濛濛殘雨籠晴”二句,應開頭的“倚危亭”,情越轉越深; 事去情在,又見飛花殘雨,倍增悲感。“正銷凝,黃鸝又啼數聲”二句,以景結情,愈顯離恨之深。
至于《藝概》 中提到的“情景齊到”格局布置,在宋詞中亦是最為常見的,此種情景并寫方式,有其情景交融之妙,如人們熟知的柳永《雨霖鈴》 詞即為一例。布置格局,不論 “前景后情”還是 “前情后景”,皆要 “景”與 “情”相融會,使情理形神和諧一致,方能使詞作產生感人的魅力。
上一篇:結構類·一縱一操,筆如游龍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下一篇:結構類·正副相足之開闔式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