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類·一縱一操,筆如游龍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依據】 白石《翠樓吟》(武昌安遠樓成)后半闋云:“此地宜有詞仙,擁素云黃鶴,與君游戲。玉梯凝望久,嘆芳草萋萋千里。天涯情味,仗酒祓清愁,花消英氣。”一縱一操,筆如游龍,意味深厚,是白石最高之作。此詞應有所刺,特不敢穿鑿求之。(陳廷焯《白雨齋詞話》 卷二)
【詞例】
翠 樓 吟
姜 夔
淳熙丙午冬,武昌安遠樓成,與劉去非諸友落之,度曲見志。予去武昌十年,故人有泊舟鸚鵡洲者,聞小姬歌此詞,問之頗能道其事,還吳為余言之。興懷昔游,且傷今之離索也。
月冷龍沙,塵清虎落,今年漢脯初賜。新翻胡部曲,聽氈幕元戎歌吹。層樓高峙,看檻曲縈紅,檐牙飛翠。人姝麗,粉香吹下,夜寒風細。
此地,宜有詞仙,擁素云黃鶴,與君游戲。玉梯凝望久,嘆芳草萋萋千里。天涯情味,仗酒祓清愁,花銷英氣。西山外,晚來還卷,一簾秋霽。
【解析】此詞寫于淳熙十三年 (1186)、時作者姜夔寄居漢陽府,歲冬武昌黃鶴山建安遠樓成,作者與友人劉去非參加落成典禮,遂度此曲。
詞的上闋、從開端就放開筆墨,從國家大局、朝野景象等方面著眼寫起,是一縱。龍沙、泛指塞北荒遠的沙漠,在此詞中則指長江北岸為金人所侵據的中原地帶。《后漢書·班超傳贊》:“定遠慷慨,專攻西域,坦步蔥雪,咫尺龍沙。”注:“蔥嶺雪山白龍堆沙漠也。”虎落、原指在城堡或營寨周圍所設置的用竹結成的藩籬,《漢書·晁錯傳》: “要害之處,通川之道,調立城邑,……為中周虎落。”則虎落乃指為邊防而設的城邑,以作中州的屏障。“月冷龍沙,塵清虎落”,寫當時南宋朝廷與金人議和,邊遠地區得到暫時相安的局面。安遠樓就是為了慶祝抗金局部勝利及取得這一局面而修建的。“今年漢脯初賜”,是借典故以寫今事。漢脯、指漢文帝時大飲酒禮。漢代禁止民間聚飲,但在國家慶典除外。此年正月正值高宗八十壽辰,犒賞內外諸軍,上下歡慶。即使是軍隊的統帥,出氈帳之中也在欣賞新傳入的邊塞歌曲,一片昇平景象。然而這樣的昇平,只不過是宋王朝在屈辱下所取得的妥協。在如此情況下、軍隊的統帥卻忘掉了山河破碎的現實,反而追求聲色之娛。不僅如此,為了慶祝虛假的勝利與昇平,又修建了 “檻曲縈紅,檐牙飛翠”的層樓。而且在落成典禮燈紅酒綠的晚宴中,姝麗侍前,清歌妙舞; 夜寒風細,脂粉飄香。以上的抒寫、在歌頌昇平中,卻寄寓了對時政的指斥,在寫朝野一片騰歡中,卻流露出深沉的憤恨與慨嘆。這里所描寫的昇平景象、舉國騰歡的強度越大,促人深思,所感受到的激憤、哀怨之情也越深。此闋從龍沙、虎落寫起,最后歸結到安遠樓的落成及其晚宴是一操,一縱一操,這樣結構,能非常有力地表達詞的意義與感情的深刻性。
在下闋里、此地,指黃鶴山。傳說仙人子安曾乘鶴經此地。其西門磯頭有黃鶴樓。素云,即白云。《莊子》 :“乘彼白云,至于帝鄉”,故素云有仙鄉意。又《寰宇記》 載: 費文祎登仙,每乘黃鶴,憩于武昌城樓,故名黃鶴樓。崔顥寫出膾炙人口的 《黃鶴樓》詩:“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為此,在下闋的開始寫:“此地宜有詞仙,擁素云黃鶴,與君游戲。”此三句,從時域來說,是從遙遠的古代神話傳說寫起,從空域來說,是從已乘黃鶴去的天上著筆,這是一縱。千載悠悠,乘鶴仙人已不存在,安遠樓落成,雖張盛會,簪纓滿座,歌吹沸天。但詞仙已去,流風消逝,逸韻何存。盛會的喧囂嘈雜,觥籌交錯,只能使人感到孤寂、卑俗,以至毫無心肝而已。然后轉寫現實,“玉梯凝望久,嘆芳草萋萋千里。”作者原籍是饒州鄱陽人,從少年開始就流寓兩湖的漢陽、長沙一帶。學書學劍,呼牛呼馬,在政治生涯中顛躓困頓,依人作客。雖然常為名公巨卿的席上賓,卻始終是個布衣。登上玉梯凝望鄉關何處,只能見到千里萋萋芳草,沉重地感受到在長期漂泊中“天涯情味”的悲涼。真是“萬里乾坤,百年身世,唯有此情苦。”(《玲瓏四犯》)只有依仗酒來驅遣心中抑郁的愁思,用賞花來銷磨英雄的豪氣罷了。寫到此處這是一操。此闋的最后“西山外,晚來還卷、一簾秋霽。”看來是寫景,實際也是抒寫作者的情懷。西山外,在晚霞的映襯中,長天凝碧,浮云似焰。這樣絢麗多彩秋日晚晴的美景,正是作者喜愛風雅,怡情自然的情感寫照。最后仍然歸結在作者本身,也是一操。
此詞的寫法如上所述,一縱一操,似游龍的舒卷自如。一縱一操,有放有收。縱、放,則海闊天空,從大處從高遠處著筆。操、收,則在眼前的現實或作者一身落筆。擺脫了按現實生活平鋪直敘的寫法。李東陽指出:“長篇中須有節奏,有操,有縱,有正,有變,若平鋪穩布,雖多無益。唐詩類有委曲之處,惟杜子美頓挫起伏變化不測,可駭可愕。……”(《懷麓堂詩話》)姜夔自己也提出,詩詞創作要“波瀾開闊,如在江湖中,一波未平,一波已作。如兵家之陣,方以為正,又復是奇; 方以為奇,忽復見正。出入變化,不可紀極,而法度不可亂”。(《白石道人詩說》)
上一篇:記敘類·妙能寫景中人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下一篇:結構類·布置格局法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