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類·正副相足之開闔式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依據】情意直說,恐傷平淺或質實,故將聲勢變化使較曲折靈活者,謂之 “開闔式”。正副虛實,往復高下,相提并列。或先正后副,或先副后正,或前虛后實,或前實后虛,或如往而復,乍高乍下,而其故作開闔之聲勢則一也。開闔式中,又可分為三項:一正一副,上下相成者,謂之 “正副相足格”。(《詹安泰詞學論稿》 第七章 《論修辭》)
【詞例】
憶 舊 游
周邦彥
記愁橫淺黛,淚洗紅鉛,門掩秋霄。墜葉驚離思,聽寒螀夜泣,亂雨瀟瀟。鳳釵半脫云鬢,窗影燭光搖。漸暗竹敲涼,疏螢照晚,兩地魂消。迢迢。問音信,道徑底花陰,時認鳴鑣。也擬臨朱戶,嘆因郎憔悴,羞見郎招。舊巢更有新燕,楊柳拂河橋。但滿目京塵,東風竟日吹露桃。
【解析】古人謂文章之道在于開闔。所謂開闔,一般是指行文的曲折變化。開,是開起、放縱,闔,是關閉、收攏。開闔頓挫,疾徐往復,窈深繞曲,有張有弛,才能使文章波瀾競生,跌宕多姿,從而增加誘人的魅力。詹安泰先生從修辭的角度,說明開闔是詞體表現(xiàn)聲勢的一種修辭現(xiàn)象,并舉出清真此詞中 “也擬臨朱戶,嘆因郎憔悴,羞見郎招”幾句作為正副相足一格的范例。要探索它的妙處,還需結合全詞加以評說。
這是一首懷人詞。上片回憶臨別場景。開篇寫行前話別: 蕭瑟秋夜,兩情繾綣,當別之際,愁上眉梢,淚有千行。雖是話別,卻無言相對,故而能聽得秋葉墜地、寒蟬夜泣以及瀟瀟暗雨叩窗之聲。“墜葉”三句的景物烘染反過來又加重了離別氣氛。“鳳釵”二句偏于動作性描繪,或者說是寫動作的 “結果”。其動作,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見到或經歷過的那種親人不忍別而又不得不別時的擁抱相泣。在詞中是情人無言相對、感情升騰的必然,是詞筆蓄勢后的騰躍。不過,畫面是從女性一方著筆。歇拍將思緒收回,由眼前所見而遙想伊人當會跟自己一樣為情消魂,從而引起下片的兩地相思。換頭緊承上文,意脈不斷,接著以問答口吻,先寫對方。問情人音書如何?她說道,常常獨自來到花陰下小徑里,聽門外過路的馬嘶聲以辨情郎行蹤; 又想到大門邊佇望,然自傷憔悴,怕被郎招。以下再轉回寫自己。“舊巢”二句謂別離已久,煞拍表面上是寫京華風塵,夭桃招展,實際上是向對方表明心跡,謂自己用情專一,決不為香風所動。全詞大意既明,可見出詞意重點在下片。上片寫離別情事,兩人難解難分,正為兩地相思作鋪墊。因為情愛愈深,則相思愈切。而對于彼我雙方,又以敘寫對方為重心。因之,“問音信”之下五句在全詞中就顯得相當重要。“道徑底”二句摹寫其外部行動細節(jié),“也擬臨朱戶”三句刻繪其內在心理活動。從抒寫方式上說,寫內心比寫動作更為深曲; 從空間范圍上說,前者尚足不出院,后者則是要到大門外候望,詞境更加擴大;從表意效果上說,前者雖說明對情人聲息之諳熟,然千騎過盡皆不是,她不免有些自我懷疑,于是作者才寫出后三句進一步挖掘其內心隱秘。對上文,它是相思之情發(fā)展到頂點的表現(xiàn); 對結末幾句,它又一線貫通。因為相思越久,則憔悴越甚。對方情系于己,自己也不沾惹京華之露桃艷李。從謀篇布局考慮,“時認鳴鑣”句后轉為別離已久之意未為不可,但作者以為前面意猶未足,故插入此三句傳神寫照,使詞章更加搖曳多姿。由此可以看到這三句在詞中的份量,因之作者也就極盡開闔之筆。“也擬臨朱戶”句便有一個小的頓挫。“臨朱戶”顯系一動作,前面冠以 “也擬”二字,使之出以懸想,是說并未到朱門外去,頗有控縱之妙。既然相思已極,又為何不去呢?“嘆因郎憔悴,羞見郎招”。這兩句對前句而言是“因”,而它本身又有個因果關系: 因為 “憔悴”,所以 “羞見”。何以 “憔悴”詞中交待甚明。而在“因郎”前著一“嘆”字,作一小頓,不僅音節(jié)美聽,而且加重了惋惜之情。因郎憔悴為何又不愿見郎?一是芳顏瘦損,感到難為情;一是嬌嗔之中含有怨氣,而恨其不歸又正表明盼歸心切,相思入骨。此二句從元稹 《鶯鶯傳》 崔鶯鶯所賦詩句 “不為旁人羞不起,為郎憔悴卻羞郎”化出,卻更覺夭嬌有力。總之,這三句中,前一句是開,乃主意所在,為正; 后二句是闔,為副。一開一闔,正副相足,上下相成,聲氣相應,相對完整地表現(xiàn)了一個心理過程,它與全篇的開闔動宕協(xié)調配合,為突現(xiàn)詞旨起了重要作用。當然,也有副意在上、正意在下者,如 “清淡到底成何事,回首新亭,風景今如此” (汪元量 《鶯啼序》),其功能、效果大體類此。
清真詞以講求技法著于詞壇,王國維謂其詞 “言情體物,窮極工巧”(《人間詞話·卷上》),可算是公論。詞,尤其是長調,要表達極復雜而幽微的情思,不注重技法是寫不好的,而開闔之筆即是詞中最重要的技巧之一。唐五代詞多為小令,局面不大而貴含蓄蘊藉;柳詞鋪敘展衍,但一般說還顯得比較平直;東坡詞,人多以為出神入天,似無從步趨。清真詞重人工技巧,卻有門徑可尋。這里談到的正副相足以使聲勢開闔變化的修辭方法,就是值得借鑒的一種詞作技巧。
上一篇:結構類·布置格局法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下一篇:結構類·以蕭散接雄杰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