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劍俠傳·第一集》
【本書體例】
還珠樓主著。18回,10萬字。岳麓書社1988年5月版。
《蜀山劍俠傳》是舊時劍俠小說的代表作之一。它以章回體寫成,篇幅宏偉,熔劍仙、神魔故事于一爐,其內(nèi)容完全游離于現(xiàn)實世界之外。“蜀山”指的是四川峨嵋山,在這座山上修煉出來的劍俠便是峨嵋派,也是正派。此外便是左道旁門的異派了。異派也有正邪之分,屬于正的一流,是峨嵋派的同盟軍;屬于邪的,則為非作歹,專門與峨嵋派作對。峨嵋派的創(chuàng)始人是長眉真人,此公早已升仙。書中的掌教人是號稱乾坤正氣妙一真人的齊漱溟夫婦。他們廣收門徒,而以“三英二云”最為杰出。“三英二云”者,是李英瓊、余英男、嚴人英、齊靈云、周輕云的合稱。共是四女一男,小說主要就是寫他們幾個人學藝、成道、得寶等等的活動。
《蜀山劍俠傳》在抗日戰(zhàn)爭以前,是在天津《天風報》連載,并由天津勵力出版社出版單行本。后來作者移居南京,便由上海正氣書局直接出書,一直出到五十五集(最后五集書名《蜀山劍俠后傳》)。第五十五集結(jié)尾處,照例還是“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集分解。”而出版的日期,已經(jīng)是1949年3月,上海已面臨解放了。據(jù)說原來全書打算寫滿一千萬字,那么如今雖已寫了大約五百萬字,不過完成了二分之一罷了。解放后,《蜀山劍俠傳》在國內(nèi)一直沒有出版發(fā)行過,到1988年,岳麓書社才整理出版了這部武俠巨著。此外,還珠樓主創(chuàng)作的武俠神怪小說,如《蜀山劍俠新傳》、《長眉真人主專集》、《峨嵋七矮》、《武當異人傳》和《武當七女》等,又都是《蜀山劍俠傳》的姊妹篇,故事和人物都是有連鎖關(guān)系的。本書第1集的故事是這樣的:康熙2年,齊魯三英中的李寧與周淳(周瑯)在蜀中巫峽的江畔不期而遇。昔年齊魯三英:李寧、楊達、周淳在齊魯燕豫一帶,威名赫赫。后因滿清入關(guān),楊達遇害,而李寧、周淳二人心存故國,但苦于報國無門,只得一心向道,李、周二人攜李寧之女李英瓊同上峨嵋山,苦心修行。
云中飛鶴周淳早年行俠之時,曾結(jié)下一個仇家,人稱“多臂熊”毛太,因拜五臺山金身羅漢法元為師,練成一把飛劍,能取人首級于十里之外,口口聲聲要報前仇。周淳明知難以抵敵,但他不愿縮首畏尾,便辭別李寧父女二人,從峨嵋山趕赴成都,去尋毛太。
在成都,周淳巧遇峨嵋派劍仙醉道人,并經(jīng)他暗中指點而夜擒毛太的弟子張亮這個采花賊,又從毛太手下救出魏青之妻,并與毛太一番惡斗。毛太放出飛劍,醉道人及時將周淳救走。
毛太遇見了好友飛天夜叉秦朗,二人同赴慈云寺,與方丈智通共商對付峨嵋派劍仙的大計。后秦朗趕奔西藏求援,毛太則外出尋周淳報仇。
周淳脫險后,住在成都城外的碧筠庵。一日,他外出散心時,遇見了陸地金龍魏青與髯仙李元化的弟子孫南等年輕的峨嵋劍仙,又被峨嵋派元老——嵩山二老之一追云叟白谷逸收作弟子,在黃山餐霞大師處學藝的周淳之女周輕云,同醉道人一起來見白谷逸,請命去破慈云寺,白谷逸因看時機未到而讓眾人耐心地等待。
慈云寺中,毛太與智通二人因一名叫楊花的女子而爭風吃醋,在禪房中火并起來,經(jīng)粉面佛俞德的調(diào)解,二人才重歸于好。三人談話間,周輕云與醉道人來襲,重創(chuàng)毛太與俞德,二人亦涉險,追云叟將二人救回。毛太的師父法元趕到慈云寺,救治了毛、俞二人之后,法元又外出求助。
一個稍有鑒賞水平的讀者,在閱讀武俠小說的時候,他的欣賞水準就不應(yīng)單純地放在書中所描寫的打斗是否激烈,俠客們的武功是否出神入化……對于讀者來說,作者在書中所顯露出的知識的多少,也是他們評判小說成功與否的一個重要標準。
如果說平江不肖生的作品是依靠他那些鮮為人知的江湖知識取勝、金庸的作品是依靠其淵博的歷史知識取勝的話,那么,還珠樓主的作品就是依靠他豐富的地理知識取勝的。
《蜀山劍俠傳》一書開篇,隨著李寧、李英瓊、周淳等幾個主要人物的登場,作者便把我們的視線引向了蜀中的名山大川,一時間,巫峽的險峻靈秀,峨嵋的閑適淡雅盡現(xiàn)于讀者的眼前;接下來,周淳由峨嵋山赴成都途中的山巒、廟宇,甚至連林中小徑,在作者筆下寫來都似輕車熟路;等看到妙一真人齊漱溟投師學藝那一節(jié),我們更為作者的地理知識之豐富而驚嘆了,那么多的山峰、洞府、坡崖、作者竟信手拈來,如數(shù)家珍。
據(jù)說,港臺新派武俠小說的鼻祖梁羽生先生在寫作時,需一張人體穴位圖和一張大比例尺的中國地圖。而還珠樓主則無需什么地圖,眾多的名山大川他都了然于胸,他出身于川中名門,寫的更是他所熟悉的蜀中高山峻嶺、長河險灘。在地理知識的運用上,還珠樓主確有過人之處,這一點迄今尚無人企及。
上一篇:《虎帳吟風錄》武俠小說鑒賞
下一篇:《蜀山劍俠傳·第三集》武俠小說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