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異記》簡介|鑒賞
志怪小說集。作者佚名。歷代史志皆不見記載,既不知其卷數,亦不知亡于何時。 《初學記》、《白孔六帖》、《太平廣記》、《太平御覽》、 《事類賦注》等書中保存了它的部分遺文,魯迅《古小說鉤沉》據以輯出十一條,所記內容為漢至梁的精怪故事和異聞奇事。今人多以為其作者為梁、陳間人。成書亦在梁、陳間。
該書中的動物精怪故事最多,其中《徐邈》條較好:
徐邈,晉孝武帝時為中書侍郎,在省直,左右人恒覺邈獨在帳內,以與人共語。有舊門生,一夕伺之,無所見。天時微有光,始開窗,瞥睹一物從屏風里飛出,直入鐵鑊中。仍逐視之,無余物,唯見鑊中聚菖蒲根,下有大青蚱蜢;雖疑此為魅,而古來未聞,但摘除其兩翼。至夜,遂入邈夢,云: “為君門生所困,往來道絕;相去雖近,有若山河。”邈得夢,甚凄慘。門生知其意,乃微發其端。邈初時疑不即道。語之曰:“我始來直省,便見一青衣女子從前度,猶作兩髻,姿色甚美。聊試挑謔,即來就己。且愛之,仍溺情。亦不知其從何而至此。”兼告夢。門生因具狀白,亦不復追殺蚱蜢。
志怪小說中,動植物精怪化為人形,與人私情往來的故事,是不新奇的。然此則故事,先敘邈門人懷疑蚱蜢化人, “逐視之”,又“摘其兩翼”。后由邈口述與其私情始末,細致描繪了蚱蜢化為女子后動人的情態,以主人公的主觀感情影響讀者,使人對其產生同情和憐憫。這種寫法頗新穎別致。
《續異記》中的精怪化人之后,大都無害人之意,它們的出現,是對人們社會生活中的一種調劑。在人面前,它們是弱者。《孫氏妻黃氏》條,記一只白燕化為童子,被黃氏以釵擲傷一只左眼,只于戶外哀歌而已。 《施子然》條,記一螻蛄精化為男子,與子然對語,后竟被子然對其棲處“灌以沸湯”,于是怪異之跡遂絕。文中寫螻蛄精以反切音自報其姓名、住址,增加了故事的興味,也說明漢字反切音韻被發現后,已經廣泛地應用于人們的社會日常生活。
總之, 《續異記》的精怪故事,大都有較強的趣味性,這恐怕和它產生于南北朝后期,人們逐漸認識到此類小說的觀賞性質有關。
上一篇:《絳紗記》簡介|鑒賞
下一篇:《綠牡丹全傳》簡介|鑒賞